滨海新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塘沽原名塘儿沽,以塘儿沽引河得名。传说有一年发大水,海河上游漂来一口大钟,搁浅在这里,风水相搏,不时发出“堂-咕”的声音。当人们问及他们的住地,由于没有地名,他们就说住在“堂-咕”声处,久之,其谐音“塘二沽”或“塘儿沽”成为此处地名。

因境内的杭州道而得名。

原名“水草沽”,明朝初年因修建新河道遂改名新河,一直沿用至今。

北宋时成陆,元末始有人烟,明初称草头沽,明嘉靖年间大批移民迁此,改名大沽。

新北街道2010年7月成立。因辖区内主要干道新北路而得名。

始建于明初,传以陈姓来此定居,称陈家堡;后以周围多塘淀,且处塘沽以北故易今名。

因辖区内有胡家园村而得名。

2017设立新港街道。

因辖区内有工人新村而得名。

“泰达”其实是英文字母“TEDA”的音译,那么“TEDA”是什么意思呢?原来“TEDA”是“TianjinEconomic-TechnologicalDevelopmentArea”的缩写,中文就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古代汉沽庄北有一条运盐小河<今称二道沟>得小盐河庄之名。金、元时称韩沽庄。后又以蓟运河每曲为一沽,此地又以汉代始有人居住,故得汉沽庄之名。

因唐朝皇帝李世民东征高丽时,驻扎该地而得名,扎寨为寨上,故名。

茶淀原名塌淀、塔淀,民国初期按谐音称为茶淀。

因辖区为原大港中心城区而得名。

15、古林街道 [天津市滨海新区]

2000年3月,上古林乡、官港街道、千米桥街道合并设立古林街道。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