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各街道地名由来

“南京东路”系该辖内主要道路名称,路名以江苏省南京市命名,为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闻名全国。

“外滩”系辖境内区片地名,纵贯辖区东部。原是黄浦江边滩地,上海开埠后,殖民者在此筑路,称之为“TheBund”,中文译为外滩或黄浦滩。

“半淞园路”系辖区内主要道路名称。半淞园原为近代历史名园,1918年由邑人姚伯鸿将原沈家花园扩建而成,园林主人取唐代诗人杜甫“剪取吴淞半江水”诗句之意,意即赞江水之多,园林景色之美。

“小东门”系辖区内区片,位于辖境北部。本系旧上海县城城门之一,正名“宝带门”,位于县城城垣东部偏北,因此处城垣以南另辟有朝宗门,俗名大东门,故俗称此处为小东门。

“豫园”系上海著名园林,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为愉悦其父潘恩而建造,取义“愉悦老亲”,取名豫园。“城隍庙”系道教宗教场所,供奉上海县城隍神,沪人习惯上总称整个豫园地区为城隍庙。

“老西门”系辖区内区片,位于辖境西部。本系旧上海县城城门之一,正名“仪凤门”,位于旧县城城垣正西,俗称西门。1909年在城垣西南增辟尚文门,俗称小西门,故称此处为老西门。

“五里桥”取自于明嘉靖年间建造的桥梁名称,该桥系由上海士绅顾从礼出资修筑。顾曾上书朝廷,筑上海县城墙,抵御倭寇,又捐粟四千石建小南门,出资修建大南门外三里桥、五里桥、草堂桥等。今“五里桥”地名,即由此而来。

“打浦桥”系辖区内区片,位于辖境西部。原肇嘉浜上建有桥梁名为带浦桥,谐音打浦桥,1940年代填浜筑路时拆除,桥名沿用为地名,为原卢湾区区级商贸中心和交通中心。

“淮海中路”系辖境内主要道路名称,横贯辖区北部。初名西江路,后改宝昌路、霞飞路、泰山路、林森中路等,1950年以纪念淮海战役更名淮海中路,系全国著名商业街。

“瑞金二路”系该辖区区内主要道路名称。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