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各县旗区地名由来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四年(1739年),清廷在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东北5里处新建一座军事驻防城,称“绥远城”,移镇守将军(后称绥远将军)驻扎城中。因建于归化城后,故俗称“新城”,故名。 |
因是一个回族聚居区,故名。 |
以境内有玉泉井而得名。 |
“赛罕”系蒙古语,意为“美丽”,故名。 |
“土默特”系蒙古族部落名,“土默”是万的意思,“特”是万的复数词。明嘉靖中叶为蒙古土默特部所据。清崇德元年(1636年)设土默特左旗,并设都统衙门,驻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旧城)。 |
“托克托”一名,明代始称“脱脱“(亦称“妥妥”)。清代译作“托克托”,系蒙古语“脱克脱户“的谐音,意为“固定、保住”,引申义为“传宗接代”。 |
“和林格尔”系蒙古语,“和林”意为“二十”,“格尔”意为“房子”,合意为“二十间房子”或“二十家子”。清康熙年间在今县城设驿站,称“和林格尔”,故名。 |
因境内有清水河而得名,县名始此。 |
武川是北魏六镇之一,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