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在平谷镇内设立滨河、兴谷两个街道。 2002年末,滨河街道办事处驻建设街南小区甲4号,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辖金谷园、向阳、金谷东园、南小区、北小区、建南、建西、滨河、府前、胜利、平粮、承平园、金海、海关西园14个社区。 |
2002年,在平谷镇内设立滨河、兴谷两个街道。 2002年末,兴谷街道办事处成立,驻地为乐园西小区7号,现已迁至谷丰东路甲3号。 兴谷街道辖区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5.67万人,包括乐园西、新星、乐园东、园丁、光明、金乡东、金乡西、兴谷园、阳光、兴谷家园10个社区和杜辛庄、中罗庄、上纸寨、后罗庄、中胡家务5个行政村。 |
1953年,设城关镇。 1958年,改城关公社。 1984年,改乡。 1990年,改平谷镇。 1996年,面积28.6平方千米,人口7.4万人,辖岳各庄、西鹿角、东鹿角、上纸寨、园田队、胜利街、赵各庄、西寺渠、东寺渠、太平街、和平街、下纸寨、平安街、北台头14个行政村和老城、胜利、新平、建北、建南、建西、向阳、幸福、府前、文化、乐园、南一、南二、滨河、城西15个居委会。 2002年,在平谷镇内析置设立滨河街道、兴谷街道两个街道。 2002年,在平谷镇设立渔阳地区办事处,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2002年末,办事处驻府前西街28号,面积27.5平方千米,人口8.61万人,辖下纸寨、太平街、平安街、东寺渠、西寺渠、东鹿角、西鹿角、北台头、园田队、和平街、岳各庄、赵各庄、胜利街13个行政村。 2004年,面积28.6平方千米(不同出处数据),人口6万人,辖13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 |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峪口地区属平谷县第五区。 1956年7月至1958年1月,峪口地区属峪口乡。 1958年9月,峪口地区属峪口人民公社,辖大兴庄、北杨家桥、峪口、乐政务4管理区。 1961年6月至1974年2月,峪口地区分别成立峪口人民公社和北杨家桥人民公社。 1984年4月,峪口公社改乡。 1990年3月,峪口乡改镇,辖10个行政村。 2000年7月,北杨家桥乡并入。 2003年,设峪口地区办事处,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体制。 |
1958年1月,马坊镇域内设马坊乡。 1958年9月,改马坊管理区。 1961年6月,马坊管理区改设马坊人民公社。 1970年,在马坊地区境域内建黄松峪水库,刁窝村民迁入并设新建队村。 1975年2月,马坊人民公社析新建队、西太平庄、杈子庄、北石渠、河奎、洼里、果各庄、英城、东撞、打铁庄、梨羊11个村,设英城人民公社。 1984年4月,马坊公社改乡。 1996年11月15日,马坊乡改镇。 2000年6月26日,英城乡并入。 2003年,设马坊地区办事处,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体制。 |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金海湖地区属平谷县第三区,驻靠山集。 1950年5月,平谷县7个区合并为5个区,第二、三区合并为第三区,驻南独乐河。 1956年7月,辖区内包括靠山集、中心村、东马各庄、祖务、韩庄5个乡。 1958年1月,金海湖地区属靠山集乡。 1958年9月,靠山集乡并入韩庄人民公社。 1961年6月,金海湖地区属韩庄、靠山集和红石坎3公社。 1966年6月,红石坎公社并入靠山集公社。 1984年4月,靠山集公社改乡。 2001年11月,靠山集乡改镇。 2003年4月,靠山集镇并入韩庄地区办事处,同时更名金海湖地区办事处(金海湖镇)。 |
1956年7月,东高村地区属东高村、门楼庄2乡。 1958年1月,东高村乡并入门楼庄乡;9月,乡改公社,并入城关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成立东高村人民公社、门楼庄人民公社。 1984年4月,东高村公社改乡。 1990年3月,东高村乡改镇。 2000年6月,门楼庄乡并入。 |
1956年7月,山东庄地区成立大北关乡。 1958年6月,大北关、峨眉山、中胡家务3乡合并为北屯乡;9月,北屯乡并入城关人民公社。 1961年6月,山东庄地区成立山东庄人民公社。 1984年4月,山东庄公社改乡。 1990年3月,山东庄乡改镇。 |
1956年7月,南独乐河地区成立南独乐河乡。 1958年9月,南独乐河乡改公社,并入韩庄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成立南独乐河人民公社。 1984年4月,南独乐河公社改乡。 1990年3月,南独乐河乡改镇。 |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前,大华山地区为密云、怀柔、三河、平谷四县交界地带,境域南部属三河县,西部属怀柔县,北部和东部属密云县,东南小部属平谷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大部分划归平谷县。 1956年7月,大华山地区成立大华山乡。 1958年9月,大华山乡改大华山人民公社。 1984年4月,大华山公社改乡。 1990年3月,大华山乡改镇。 |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夏各庄地区属平谷县第一、二区,其中张各庄、马各庄、杨各庄、杨庄户属第一区。 安固、夏各庄、龙家务、贤王庄、王都庄、陈太务、纪太务、魏太务、南太务属第二区。 1950年,夏各庄地区属平谷县第一区。 1953年,夏各庄地区属纪太务、夏各庄、安固、马各庄4乡,仍属第一区。 1956年,夏各庄地区属张各庄乡。 1958年,张各庄乡改公社,属城关人民公社张各庄管理区。 1961年,成立张各庄人民公社。 1976年,张各庄公社驻地从张各庄迁至现址,因与顺义张各庄人民公社同名,故于1980年更名夏各庄人民公社。 1984年,夏各庄公社改乡。 1996年,夏各庄乡改镇。 2010年8月,夏各庄镇政府迁驻马各庄村西。 |
1956年7月,马昌营地区成立马昌营乡、后芮营乡。 1958年1月,后芮营乡并入马昌营乡;9月,乡改公社,并入马坊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成马昌营地区立马昌营人民公社。 1984年4月,马昌营公社改乡。 1996年11月,马昌营乡改镇。 |
1956年7月,王辛庄地区成立王辛庄乡、乐政务乡。 1958年9月,乡改公社,王辛庄乡并入城关人民公社,乐政务乡并入峪口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成立王辛庄人民公社、乐政务人民公社。 1984年4月,王辛庄公社改乡。 2000年7000年7月,王辛庄、乐政务2乡合并为王辛庄镇。 |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刘家店地区由怀柔县划归平谷县,属第十区。 1953年6月,区下设乡,分属寅洞、万家庄、北吉山3乡。 1956年7月,建刘家店乡。 1958年,乡改公社,属大华山人民公社刘家店管理区。 1961年6月,刘家店管理区改刘家店人民公社。 1984年4月,刘家店公社改乡。 1991年,刘家店乡政府驻地迁寅洞村南。 2001年8月,刘家店乡改镇。 |
1958年1月,大兴庄地区成立大兴庄乡;9月,乡改公社,并入峪口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成立大兴庄人民公社。 1984年4月,大兴庄公社改乡。 2000年6月,大兴庄乡改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