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清顺治年间,有满族韩、白两姓来此跑马占荒,为便于瞭望和放牧,将驻地东侧一座古烽火台重新修筑、增高,称为新台子。清末逐渐形成村落,就以新台子命名。新台子镇政府驻地在新台子村,所以命名为新台子镇。

驻地全称阿吉牛录堡子,简称阿吉堡子、阿吉。“阿吉”有两说:1、阿吉,古人名。2、满语,意思是小。“牛禄”为清代军政合一的基层官职。清初实行旗制,此地属镶蓝旗地界,由阿吉任牛录官管理辖区。遂以阿吉及他的官职作为地名。沿用至今。

以镇政府驻地村名命名。因本村东依老坟山,山顶较平称平顶山,故取村名为平顶堡。镇政府设在平顶堡,故得名“平顶堡镇”。

民间传说,唐代薛仁贵征东时,路过这里,此地为一片草甸子,故称村名为大甸子。

此地有凡河流过,故名凡河。凡河区域的行政管理机构。明代正统四年(1439)建凡河千户所城。“凡”原本为“汎”,1981年始改为“凡”。

明代,铁岭城南部设懿路、大凡河两座千户所城,协守铁岭卫城。位于两座城堡中间的屯堡得名腰堡。

据《辽东志》记载:“镇西堡系沿明代边墙所设城堡,以镇守边墙西部而得名”。

明代,蔡国在此地任牛禄官。处事公道很得民心,是位好官。当地人为纪念他,就以他的姓名官职作为村屯名,得名“蔡国牛禄堡子”。简称为“蔡牛堡子”、“蔡牛”。

传说明朝初年,李、信两户人家最初在此居住,村名李信户屯。到明朝万历年间,有一李姓将军因战功卓著,被封为千户候。解甲归田后,来到李信户屯。使屯名大振,乡坤豪门纷纷前来拜见。久而久之,李信户屯就被老百姓改称为李千户屯村。

一说是清代中期,有位熊姓官人尊老爱幼,善待乡邻,受人称赞。他所在的村落所以得村名为熊官人屯。民国初年,村名简称熊官屯。另一说据铁岭县地名办公室1983年资料载,清朝称熊管屯,亦称熊管城,后谐音作今名。

清末,因为有条河流横穿两条公路,将居民分隔两岸。人们据此地形传说、河道的走势,取地名为横道河子。

清朝初期,此地有零星居民居住,开荒种地,放养鸡、鸭、鹅等家禽,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清朝中期,居民逐渐增多,形成了村落。传说,村中几人打水井时,由于地下水资源丰富,只挖下5米多深,就打出两个泉眼。而且水流清澈。于是,人们在地面做了两个井口,供人们取水用。并取地名为双井子。后来,“双井子”就成为了村名。

因为境内有鸡冠山,山形似鸡头,所以得地名为鸡冠山。

乡政府所在地是白旗寨村,所以乡名以驻地命名为“白旗寨乡”。又因满族人口居多,1988年3月,经申请改为满族乡,正式更名为“白旗寨满族乡”。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