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各县市区地名由来

原名头道江,俗称五股流,1986年置区,以境内东昌街得名。

相传旧时木把从山里放排,从通化市溯江而上,每过一个渡口称为一道江,这里是第二个渡口,故名。

清光绪三年(1877)置通化县,据《满洲地名考》:以通沟之通,与已归王化的化,故名。

这(旧城)在辉发河(回霸、回跋、晦发、回怕、灰扒)南岸得名;据《五体清文鉴》:辉发满语意为染青水(青蓝色之水),是一种利用植物枝叶煎制的黑色液体染料,形容江水之黑褐浑浊;另说辉发为契丹语意“往来无禁”之意。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析通化县北境设县,以城东柳树河子命名。

1913年设海龙县,系满语水獭之意,1985年改梅河口市,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市因镇而得名,因地处梅河入柳河之口得名;梅河系满语阿把梅和必拉的缩语,意为形似大蛇的河,市区处梅河入柳河之口得名。

清初名通沟、洞沟,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辑安县,取义和安,1956年改现名,取吉祥意改今名,寓集聚安乐之意,为寄意地名;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辑与集为同音相转得名,故而得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