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镇人民政府驻东皇殿,以镇北东皇殿庙得名。

龙箐山脚下(今朝阳坝)一带有九个丘陵,山头顺山脊像似九条龙奔走相汇集,故名。

因辖区内有一株冠“中国杉王”的杉树而命名。相传宋绍兴六年春,袁世盟奉诏平藩于此,为了平息氏族割地之争,以射箭落地为界,倒插一杉树作为标记,继而生根萌枝,历尽八百年雪雨风霜,长成参天大树。如今,经中国多位林业专家学者考证,习水杉王实为旷世奇珍,公称华夏之最,得冠“中国杉王”。

马临街道驻地马临场,原集镇旧址在现五一村马桑嘴处(原集镇旧址马桑嘴处土中有许多蚂蚁又较为夹沟,又名蚂蚁沟),古称双龙场(因有双龙庙而得名)。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原集镇旧址马桑嘴处较为夹沟,群众赶集不便,将老场镇搬迁入现马临之地建集镇。搬入新建集镇之初,场赶不起,后经一风水先生卜卦,须选黄道吉日,到原集镇旧址取土(所取土中有许多蚂蚁,示意蚂蚁临近,此场就会兴起)将其播撒到新建街道上,用此法后该场果真兴起。因“蚂临“”取名不雅且不便书写,故直接改用“马临“,因此得名。

公元前111年,即西汉元鼎六年在此设置平麦县,北宋大观三年建滋州,领仁怀、承流(即今仁怀市、赤水市、习水县地域)二县。元末明初,当地百姓在改造房屋时发现大量土城墙,从此叫这里“土城”。

辛亥革命胜利后,建立同盟乡,方言中盟与民音同,同盟便演变为同民。

醒民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原称醒民而得名。“醒民”出现于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有唤醒民众之意。

隆兴镇取生意兴隆兴旺之意而得名。

习酒镇因辖区地产名酒习酒而得名。

回龙镇因回龙寺而得名。

旧时,此地马桑树特别多,该地曾叫桑木嘎;后山有垭口,又称桑木垭,镇以此为名。

永安镇因民国三十年(1941年)银匠山、白鹿两个联保撒销合并建立永安乡,取其永乐安康之意得名。

良村镇因天气凉爽,原名凉村,后以谐音更名为良村。

温水镇因大木林溶洞水冬暖夏凉而得名。

仙源镇因民国十八年(1929年)贵州省主席周西成主持修建赤桐公路时,一巡视员在境内一天然石洞上题“仙源洞”三个字得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