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以附近峨岭关而得名。

以原龙津书院而得名。龙津书院是明万历年间由印江知县张镕始创,是印江最早的教育文化基地。

中兴街道民国中期名“中正”乡,1950年2月,取隔河相望的“夫子坝”的坝字,更名为“中坝”。2015年3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中坝乡新设中兴街道。

因板溪镇境内半溪河名称演化而得名。

因沙子坡镇驻地山岩为页岩,易风化,形成沙质地,由此得名。

因天堂镇人民政府驻天堂村而得名。

木黄镇相传古时当地有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可谓树木之王,初取名“木王”。后因“王”与“亡”同音不雅,取木质黄色之意,故名“木黄”。

合水镇因木黄河与清水江在此汇合而得名。

相传汉成帝初年,牂牁郡守陈立灭“夜郎王兴”于此地,取“郎凄”地名以示纪念,后因“郎凄”用字不雅,改为“郎溪”。明正统三年(1438年)“郎”演化为“朗”。

缠溪镇原名浸材场,后因河流蜿蜒曲折,取名缠溪。

洋溪镇因境内水源丰富、树木茂盛,取名洋溪。

新寨镇因民国初年名印南乡,1952年设乡更名“新寨”,d>

杉树镇因人民政府驻地有杉木树而得名。

刀坝镇因镇因人民政府驻地似镰刀状而得名。

原永义乡原名昔土坝,因当地文人推崇“道义”,提倡诚信”,故取名“永义”。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