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因永泰县简称“樟”,该镇是县人民政府驻地,故名。

嵩口地处高山则安之麓,在两溪汇合口。即原名“嵩阳”,后称嵩口,含地处高山则安之麓,坐落大樟溪、长庆溪汇合口之意。

吴氏村民位于垄尾建村且该地有一大片梧桐树而得名吴垄,又因“梧桐”与“吴垄”方言谐音而演变为梧桐镇。

据传说此地有一山如飞凤,名曰“凤岭”,葛仙君曾游此岭,故名葛岭。

因原镇政府驻地位于城关镇东门外龙峰山山下,取“城”与“峰”两字合并组成,故名。

“清凉”因境内有一座比较古老闻名的寺院“清凉寺”始建于乾隆三年(913),故名。

长庆,原是一片森林茂密、人烟稀少的地方。明嘉靖四年(公元1526年)有魏氏祖唐七,由大田迁居此地。建村后,把开荒创业的第一天,作为世代相传的庆祝建村的纪念日,而后取名“长庆”,现今沿用此名。

同安即为同安和谐顺意民心之含义。

大洋开发于明朝中叶(公元1500年),此地原有三块小平原,(盘古洋、陈墘洋、金盘洋),间隔着一片苦竹林。明代中叶开发时砍去苦竹,使三洋连成一片,故称大洋。

塘前:因古时村民住宅前方有一口池塘而得名。

因此处满山皆是竹林而得名,原名界竹口、爱竹口,后取驻地溪边有一眼温泉,人民希望共同富裕之意。

清朝时期,岭路原名火烧桥。据传,距现在社址东南方向200多公尺的凤落溪上有一条独木桥,有流浪汉在桥下生火做饭,不慎失火烧桥而得名。后因此地山高岭多,山路崎岖该名岭路,故名。

相传这里有两座山,形似龙,隔溪东西对峙,溪中一块赤色圆石如珠,似双龙戏珠,入夜明月照映,赤色圆石呈现银白色彩,如锡状,胜景奇观,因而得名“赤锡”。

因乡人民政府驻洑口村,故名。调时因洑口村位于大樟溪与后亭溪二水回旋奔流交汇之处而得名。

因该乡人民政府驻地盖洋村,盖洋,取意是“高山之洋”。宋代有黄、郑两姓迁居此地,黄氏所居村地势较高取名为盖峰,郑氏所居村地形平坦取名为盖洋,后黄氏衰落,而郑氏兴旺,故盖峰之名隐,而盖洋之名沿用至今。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