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西市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因位于鸭池河之西而得名。古时黔西老县城因处地处鸭池河之西而得名水西城。 |
因黔西县城古名链城而得名。黔西县城周围九山环绕,城中间一山形似莲花。故有九狮闹莲之说,因此黔西城也称莲城。 |
因辖区内有文峰塔(七层塔),故以文峰冠街道名。 |
因黔西县被誉为中国杜鹃花都而得名。 |
因此区域的居民大多数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且象征搬迁群众拥有锦绣前程,过上美好生活,故名锦绣。 |
古称“蛇场”,清代名“砂窝”,后置金砂镇,与白碧乡合并时各取一字,组名为金碧镇。 |
彝语古称“大龙洞”为“以朵”,“以”为水,“朵”为神,即水神之意。因“以”“雨”谐音,易名雨朵。 |
大关镇旧时曾名红岩沟、火烧坝、烂泥沟,民国十六年(1927年)建镇时,因地形险要,地处关隘而取名大关。 |
因境内为谷邑县设治地而得名谷里。 |
相传过去路边有一水井,井旁柳树成荫,行人常在此乘凉饮水,呼为“躲躲关”(避烈日之意),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成乡场,改名为“朵朵坝”。后置素丰镇,素丰镇和朴厚乡合并时各取一字,命名素朴乡。 |
1953年从原中广乡、石坪乡分别划出部分区域单独建乡,从两乡名中各取一字命名。 |
重新镇原名三重堰,因境内三道堰坎联接而得名。清初成乡场,并设过铺。民国十六年(1927年)建镇时,取革文鼎新之意命名“重新镇”。 |
林泉镇原名狗场,民国时期以“林为水之泉也”这句名谚更名为林泉。 |
传说石达开率太平军在黔西北转战,水西土目安兴玉带兵与之激战,天黑驻扎于此,故得名“木扎黑,后形成乡场,人们称为“木渣黑”。民国初期,由锦水乡和木星镇合并,两乡各取一字名为锦星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