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各县市地名由来

康定系汉语名,因丹达山以东为“康”,取康地安定之意,故名。藏语称康定为“打折多”,意为打曲(雅拉河)、折曲(折多河)两河交汇处。旧史曾译作“打煎炉”,后通译“打箭炉”,简称炉城。

清康熙年间,四川巡抚奏准在大渡河的安乐修建铁索桥,桥建成后康熙赐名为“泸定”,“泸”指河(修桥奏折中误将此河称为泸水),“定”表示平定“西泸”之乱后泸水一带已安定。置县时便以桥为县名。

清末置县,取三土司(丹东、巴底、巴旺)音译汉文首字为县名。丹巴,藏语称为“绒米章谷”,意为岩头上的农区。

因县境九龙山得名。九龙为黎语汉译,义为槟榔。

雅江,藏语名为“亚曲喀”,即“河口”之意。因系雅砻江重要渡口之一,建制县时也曾以河口命名,后更名雅江。

道孚昔称“道坞”,藏语译意为“马驹”,县名依地形而定,县城地形如马,故名。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建制屯时因炉(打箭炉)至霍尔为入藏要道,两地名中各一字命名“炉霍”。

以甘孜寺而名,意为洁白美丽的地方。系藏语译音。“甘孜”为寺庙名称,已有420年历史。清康熙元年(1662年),霍曲吉昂翁彭措在修建13座格鲁派寺庙时,在原“甘孜寺”基础上扩建落成后统一写成现在的“甘孜”,意为洁白美丽的地方。1911年命为县名。

新龙历史悠久,古称“瞻对”。1951年以县城地形如龙头,藏语昔称“主母龙”,后改称“主沙主”,意为新龙,赋“龙获新生”之意,故更名新龙县。

“德格”,藏语意为“四部为十善”,为元代初帝师八思巴赐以德格家族萨迦名僧四郎仁清的个人名誉称号,此后依次演变为德格土司家族族号,土司辖区地名称谓,以致县名。

白玉系藏语译音,意为吉祥盛德的地方。一说因县城驻地的地形呈吉祥的图案而得名;二说因“婢药”部落对音“白玉”而得名,白玉之名源于隋代。

石渠藏语名“扎溪卡”,意即雅砻江源头。石渠系藏语“色须”译音,因境内的黄教寺庙“色须贡巴”而得名。

经考证,主要因早年曾在色塘发现一马形黄金而得名,故有“金马”之称。

因广袤无垠的毛垭草坝而得名破教?语意为平坦如铜镜似的草坝。

1951年设巴塘县,以旧巴塘宣慰司得名。巴塘,系藏语,意为巴山下的坝子。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