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丰二年(1852)取诸水汇流之意名源汇镇,1912年后称漯河镇,1948年设县级漯河市,1986年5月设区。
2004年由郾城县改设,隋开皇五年(585)郾县故名郾城县;以古郾子国(郾国、南燕国)得名;据明《嘉靖许州志》:郾城县本古郾子国,故名,夏初因皋陶治苗有功,封皋陶之后于郾,即古郾子国。
2004年由原郾城县析置;召意为号召、召唤,陵是大而隆起者(大土山),取意号召天下之高地,另据《中国地名辞源》:汉置召陵县,有召陵故城遗址,因名;另说召古为高之意意,因建于高岗之上,故名。
秦置舞阳县,因县城在舞水(潕水,今三里河)之北,故名;据《太平寰宇记》:在舞水之阳,因以名县;从潕水得名,因其源头珠花四溅,形gn="center"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置临颍县,以在颍水(颍川、颍河)之上,故名;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濒临颍河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