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县城位于武夷山脉中段的杉岭支脉之阳(东南面)而得名“杉阳”,且镇政府驻地在县城,故名为“杉城”。

驻地南面水口右侧有红色朱石崖而得名“朱口”。

驻地原名为“下衢”,是过去县城通往东南大道必经之处的意思,后以谐音演化为“下渠”。

驻地原名漈口,又叫安仁,清雍正二年(1724),在街口建起新泰桥后,而得名新桥。

6、大田乡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

驻地村“大田”,因村前有大丘田“百担塅”而得名。

以驻地而得名,驻地在明朝时叫“上新墟”,后以谐音演化为“尚青”。

原驻地梅口村因在两溪汇合处,其周围5个村落散布如梅花状而得名。

以人文历史而得名。唐贞观初年,廖轮与其婿杨善率军剿灭葫芦二洋草寇后,留其子廖董钊、外甥杨胥马镇守,遂屯垦此地,取名“开善”。

原大布乡以驻地为名,因位于河道转弯处,冲积形成一个大沙洲,而得名“大埠洲”,后以谐音演化为“大布”。原龙安乡以驻地为名,因此地旧时旱情严重,祖先祈盼:“龙王普降甘露,百姓安居乐业”,又有“龙脉横断,百姓安居”之说,故得名“龙安”。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