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南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1996年6月,向阳街道设立时以辖区内的向阳街命名。 |
1996年6月,设立时以水东村命名,又因位于钦江东岸而得名。 |
1996年6月,南珠街道设立时以辖区的南珠西大街命名。 |
因原辖区的景点尖山得名。尖山,因其峭拔呈尖形且顶端有一座尖塔而得名。 |
清康熙年间,皇帝曾派大臣到此视察海边,因病死于此,当地人在该地后而山顶立其神位,称其为康熙公,故此岭亦称为康熙岭。 |
黄屋屯镇因驻地取名。建圩于明末清初,因由黄姓人始建,加之附近多由黄姓人屯居而得名。 |
大番坡镇于清朝咸丰年间建圩,此地原是荒坡,因当地曾为一名死者举行隆重的殡葬仪式“打大幡”而得名。 |
据明朝嘉靖年间《钦州志》记载,因山脉自西向东蜿蜒起伏如龙,前屏左右山岭东西对峙似门,因而得名龙门港镇。 |
久隆镇于清朝顺治年间建圩,因圩四面有9条小山脉,犹如9条龙会汇集于此,得名“九龙”,后以谐音改为久隆。 |
那彭镇以驻地取名。明末清初由韦、郑、李三姓人合建该圩,因此地竹木茂盛,风景优美,土地肥沃,一风水先生对此有“那建奇形堪细柳,彭川社稷是甘棠”的诗句,故取诗句各一首字而得名。 |
那思圩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建圩者因思念福建故乡,曾以“思那”为圩名呈报官府。官府以已有“那”字为冠之那丽、那彭等圩名,遂定名为那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