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市各乡镇地名由来

据《深州风土记》云:明成化年,法宝寺碑载有:昔人有得唐墓志者,墓志中即名此村为唐凤;又据唐朝有凤凰落此之传说而得名。

深州原名吴家庄,明永乐十年(1412)原深州城毁于洪水,遂徙此建城设治。因为于深州市城区得名。

传说西汉末年刘秀走国至此,适值辰时,村民认为该时吉利,故名。

汉代建村,古时此处地势低洼,且多长榆树,初名榆坑,后演变为今名。

镇人民政府驻魏桥。明代减水河经此入大清河,村西有跨减水河桥,村以桥名。

明朝永乐年间,孙姓奉诏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因该村位于丫儿河(现在燕河)大堤之上,故名大堤上村。因镇政府驻大堤上村而得名。

西汉时为桃县治所,后于此置桃城驿,元明时仍以驿名村。后掘地得大磨,遂改名磨头村。

镇人民政府驻王家井,王姓世居于此,且村中井水清澈甘洌闻名。

原因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汉高祖刘邦被敌兵追赶,大将马武护驾晚了,因此叫做护驾迟,据说深州志就是这么写的。第二种是:相传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曾逃亡于此,大将冯异前来救驾,刘秀责怪冯异曰:“汝护驾来迟”,因此得此地名。第三种是:唐朝大将薛仁贵征东,唐王李世民随军进入河北深州境内时遇刺,但刺客未得手,后薛礼赶到,请罪唐王时讲“臣护驾来迟”等言,因此这一句请罪的话,演变为今日的地名。靠谱的是前两个,因为深州地名大多和刘秀有关。

明初,有孙姓老人自山西洪洞县携家小迁来,因是屯兵之地,故名孙老人屯,后又有苏、吴、王、何等姓相继迁来,形成较大村落,因孙姓久绝,于民国初更名为大屯。因镇人民政府驻地在此,得名大屯镇。

原名王家疃,自宋起即为王姓世居之地,后因靖难之乱,村庄被毁。明永乐二年(1404),高姓迁此筑堡复村,改称高堡庄,后演化为高古庄。

西汉时期,该地为滹沱河流域,有一支流在村前蜿蜒流过,俗称小溪河。因该村座落在小溪河北岸,故名北溪村。因镇人民政府驻地北溪村得名。

相传是刘秀手下大树将军冯异驻兵的地方。

穆村原名木村,相传古时这里树木很多,金宋交兵时,为宋兵屯放木料的场地,后即其地建村,取名木村,今雅化为穆村。因乡政府驻地位于穆村,得名穆村乡。

三国时期,兵曹村为魏武帝曹操屯兵之处,原名曹兵。后慑于兵势,易名兵曹。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