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区各街道地名由来

因其所处位置而得名,由厦门港演变而来,以区别同名海域。

1948年10月设立中华保,辖内中华路,故名。

位于厦门岛东南部沿海,故名。

临鹭江,辖鹭江道大部分片区,而名。

“开元”本得名于思明区的第一条马路,即思明第一路开元路。

辖内梧村社,元代吴姓开基,始称吴村,后名“吴仓”,民国时改称今名;1938年厦门沦陷,1923年“台吴事件”中受挫的日籍浪人仗势烧毁清吴英将军祠堂,吴村改梧村。

因境内有筼筜湖,故名。原为筼筜港,昔日有大八景“筼筜渔火”,为厦门大八景之一;如今每当夜色降临,环筼筜湖周边变化闪烁的霓虹路灯、高楼灯光与波光潋滟的湖水相映衬,构成厦门二十名景之一的“筼筜夜色”。筼筜得名有几种说法:一是港湾沿岸种植大竹子,名筼筜竹,港湾因名筼筜,有篁津宫;一说宋代朱熹登临仙岳山,见港湾形状似竹子,故名;一说港湾向东延伸,湾东谐音筼筜。

辖内莲前东路、莲前西路,途经莲坂、前埔,故名。

莲坂境内的嘉莲路以嘉禾路、莲花北路各取一字。

因辖内著名景点鼓浪屿得名。鼓浪屿得名,有三说;一说因“鼓浪石”,海涛冲击,发声如擂鼓然,岛因名;一说岛上西北到东南五座低丘绵延,俗称五龙,因名五龙屿,谐音古浪屿;一说,明万历“鼓浪洞天”摩崖石刻,“山上怪石嵯峨,迭成洞壑,洞内海风扑面,涛声如雷,故名”。

更多资料
[第1页]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