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唐武后天授二年改漳县为武阳县。武阳称谓即源于此。

位居烟坡沟、郗家沟、杂寸沟三岔口处,故名。

古称马成龙川,俗名马驯川,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四月初八,生员成景修等禀请岷州兵备道设市镇,因华法寺初成,故名。

原驻址在石灰楼,其对面备仗沟口的半山有个娘娘庙,庙里有口大钟。钟声洪亮,方圆数里都能听见。解放初期隶属会川县管辖时,县上一名下乡干部提议将乡名改为警锺乡,既有钟声悠悠之意,又有“警钟长鸣”之意,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就叫“警锺乡”了。“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人嫌“警锺”二字笔划繁多,书写麻烦,逐渐将“警锺”二字改写为“金钟”了。另有一种说法是,传说当年雪山太子在露骨山悬崖绝壁之间的一个洞里留下一口大钟,因故名。

政秦时,设盐川寨。北宋熙宁六年(107年),置盐川砦。金时,设盐川镇。明、清,至1949年月,为盐井镇。

《武阳志·关梁》记载,殪虎桥在三岔与石关之交,相传有虎害等,白额某将军殪虎于此,因名焉。传说当年殪虎桥桥头有一只会吃人的石老虎,每次有人路过都会被吃了,后来乡里来了个道士,把那只吃人石老虎移到了没有人烟的地方,就有了现在的殪虎桥。

因河滩地多荒草,故名。

解放前驻地曾住包、李、薜、华四姓,人们习惯的称为“四族川”、“四族镇”。

因当地实体得名,境内多石。

因辖区内有著名景区贵清山,故而命名。

因当地有饮马泉(曾称宝泉)而得名。

因在武当山附近得名。因地处武山县与漳县交界的一半山坡,故称武当。

辖区位于漳县东部,且因驻地有口饮水清泉而得名东泉。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