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街道以锦屏山得名。锦屏山位于奉化城区西部,传说锦屏山是由观世音菩萨织的锦缎堆成,古时山顶曾建有观音禅院。现此山顶耸立一座百米高的电视发射塔,山上有仰山亭等10个亭;总理纪念堂、中正图书馆、淡游山庄、中塔禅院等座落山中各处,是市区游览胜地。 |
名称源于辖区内的古代名刹岳林寺。 |
江口街道地处宁奉平原,四明山之水经过大小晦山,过公塘,出泉口而汇于剡讧口,江口因此而得名。 |
辖白杜、尚桥两个奌,附奉化林场、奉化茶场、西坞居委会以及力邦村。驻地在西坞桑园自然村。 |
因千年古庙萧王庙而得名。 |
相传明代前,这里有一小碶,俗称“常浦碶”,因年久失修,受河水长期冲击而塌。始建桥梁,当时名为“大仿桥”,是一座简易的木构平桥。乾隆三十五年(1770),卸木质平桥,改建石结构五洞环桥,起名“太平新桥”,誉称“浙东第一桥”。光绪二十七年(1901)五洞环桥崩塌。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才建成的钢质梁架平桥,定桥名为“方桥”。该桥全长72米,宽5米,村以桥命名。街道以村得名。 |
据传村前有和尚畈,附近有和尚堰,村以田畈为名,雅化为尚田畈。嘉靖《奉化县图志碶堰志》:“和尚堰,县东南十五里,元知州马称德重修。”宋代时已成村,向称尚田,属石门里,并在此置有专事递送公文的递铺(见袁桷《延家有祐四明志》)居住密集,为县南部最大的自然村落。 |
镇以湖得名。“莼湖,宋绍兴(1131——1162)间置,积水溉田八百余亩,因产莼,故名。”(光绪《奉化县志水利》)。 |
以驻地裘村自然镇得名。裘村,古称卢村,村东有卢溪。明代改称裘村。1911年前后一度称为卢溪镇。清光绪《忠义乡志》:“裘村,古卢村地,裘旧作仇,亦作求……。康熙初年裘村之裘犹写作求,自裘炎应试入潘学使添求以衣,后遂因之……。”。 |
更多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