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建安县,福建省旧县名,位于今福建省建瓯市境内,为建宁府附郭县之一,县城即建瓯老城东半部。

以建瓯古城门“通济门”和原“通济码头”区域定义取名。

撤销芝城镇,设4个街道,瓯宁街道为其中一个,以建溪河为界,建溪河以西为瓯宁街道。

域内芝山为建瓯县城郊三山(芝山、旗山、符山)之冠,因山名而取之。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设建安县,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为建安郡治,明万历年间,豪栋村开挖池塘养鱼,成为建瓯淡水养鱼的发源地之一,传统的弓鱼保鲜工艺堪称一绝,远近闻名。清光绪年间,豪栋培植的药材泽泻、被誉为“建泻”中外驰名。号称芝城。

徐墩镇,即由原名“程宜”,后徐姓居民居多,更名为徐墩的集镇。

吉阳,原始为一洋塘,经数千年沧桑巨变,淤积成陆地,取吉洋之意命名。后因“洋”与“阳”同音,改为吉阳。

在民国时期,政府将“房村上里”与“七道村”合并为一个行政区(里)时,取“房道上里”的首字“房”字,与“七道村”的“道”字合并称为“房道村”,自此房村上里变为“房道村”。

南雅,古时称瓦窑坑,因地处城南,称“南瓦口”,为美其名,将“瓦”改“雅”,故名南雅。

迪口,原称秦溪,后改为“沼口”,“沼”与“迪”方言谐音,改迪口。

当地有古时建的一座桥称大桥,集镇与之对应,故名小桥。

玉山镇,即传说古时有个官员,因不满朝廷腐败,与其长子黄玉山带领全家老小来此安家,后人为纪念他们,以其长子之名命名。

因属建瓯市东部,松溪中下游,故名。

即传说陈佰翁号东峰,在此建村,始名东屯,后改东峰。

即以小松溪为名的集镇。

顺阳,迎着朝阳方向建村。寓意阳光美好。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