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十二年(1476)析南阳县置南召县,因县城有南召堡(今南召店)得名;据《大明一统志》:因其是宛洛大道上商旅息居的名驿,故以名县;另说南召店是因东汉时的召信臣得名的,后出现两个集市,按方位名南召店。 |
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始设方城县,明洪武初并入裕州,1913年设县,因方城山得名;春秋楚文王以缯关为中心修长城设关塞,称为方城,因其基础为方形得名,秦汉把关塞及长城所在的长山称方城山。 |
1948年内乡县析置西峡县,因治西峡口(今址)得名;金正大七年(1230)内乡县从西峡口迁治渚阳镇(今址),原址改峡口镇,后因位于内乡县城西得名;另说因位于南阳之西峡口得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县以峡得名。 |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始设新野县(今址),以在烝野新建县,故名;另说因地处新都之野得名;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传远古南阳盆地是个湖泊,新野处在湖底。战国时形成新的平原,故名,意为新形成的田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