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形成了部落,夏时称武罗国,西汉置武邑县后此处为县治所,遂成城郭,故名武邑。因镇政府驻地武邑而得名武邑镇。 |
原名大有店村,明末清初,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清王朝建立后,并开始出兵征讨西部与大西南。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吴三桂奉命带兵行军到此,已是人困马乏。于是,他命令队伍就在此村住店休息,喝水、吃饭、喂马。吃过饭后,好多士兵便躺在大槐树底下,在习习的凉风中睡起觉来。吴三桂对此村的环境非常赞赏,他便找来“地方”(村长)对他说:“你们这个村空气清新、凉爽宜人,村名应叫清凉店为好”。村民们也非常赞同。从此,大有店村便改叫为清凉店村,并一直沿用至今。 |
因镇政府驻审坡村而得名。审坡建村于三国时期。据说袁绍死后,其遗孀沈氏曾在此开茶馆,取名沈婆村,后谐音演变为审坡。 |
赵桥建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山西洪洞县移民迁居此处立村不久,附近滏阳河上木桥着火,人们称之为“着桥村”,后根据“着”字谐音演变为“赵桥村”。因村形较大,又是一集镇,亦称赵桥镇。 |
明朝永乐二年(1404),韩氏奉召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立庄,冠以姓氏取名韩庄。因镇人民政府驻地韩庄得名韩庄镇。 |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因处于观津城护城河桥头附近,又因该村人姓肖的居多,取名肖桥头。 |
山西洪洞县移民奉诏迁此定居立庄,因当时此处有一龙王庙,俗称龙店得名。因镇人民政府驻龙店得名龙店镇。 |
元朝至正年间,朱元璋率军攻打元朝,曾在此处河湾地带圈住一元军头领。明朝洪武年间,为纪念反元胜利,在此地建村,取名圈头。因乡政府驻圈头得名圈头乡。 |
因乡政府驻大紫塔村而得名。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山西洪洞县移民奉诏迁居此地建村时,此地有一紫色大塔,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