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因淳化县驻地于此而得名。城关镇古称梨园镇。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在今淳化县城所在地建有面积约一顷大的梨园,“梨树数百株,青翠繁密,远望如同车盖。”于是,称此地为梨园。汉时,梨园亦称木园。后建立梨园镇,唐代称梨园店,又称梨园寨。北宋淳化四年(993)在梨园镇筑城墙,建立城郭,置淳化县,延续至今。1961年淳化县制恢复,自此更名城关。 |
因镇人民政府驻官庄村而得名。官庄村分东西两村,明代始为集镇,名为官庄镇。沿用官庄二字,故得名。 |
原属作坊之地,成村后称坊里,后因街区长宽各为一坦而改称方里镇。 |
因此地土地肥沃湿润,设镇取名通润镇,后简称润镇。 |
初以车、吴二姓得原村名“车吴村”,后谐音演化为“车坞村”。因镇人民政府驻村得镇名。 |
相传汉朝时皇家曾有避暑行宫甘泉官一座,每逢皇帝来时,在此地迎接帝王得名接王村,后将接王谐音为铁王村。 |
因古石桥旁有街铺得名石桥铺,明清为石桥镇,今沿用。 |
以此村处在东西长十里的塬上得名“十里塬”村,因镇人民政府驻十里塬村而得镇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