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各县市地名由来

《新唐书·南诏传》载:酋龙僭称皇帝,建年号为建极,自称为大礼国。大理之名始此。

漾濞县名因境内有漾濞江而名。漾濞江古代写年“样备江”,系彝语“梯备厄”的音译讹写,意为“出门做活的河”。

有说取旧名“祥州”和“云南”首字得名,寓意吉祥昌盛。还有说历史上彩云南现,人们以为祥,而取名祥云。

“宾川”之名由宾居·宾居川·宾川演变而来。《云南宾川县地志资料》载:“查宾川县治之南,有宾居荡,商贾云集,为宾客往来之地。明弘治七年(1494)置州,即名宾川。

弥渡古名勃弄川,相传古代是一片江洋浩瀚的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又称“弥渡”,清代为讳水患,改称弥渡。

初名“濮赕”,唐朝蒙舍诏时,因南涧地处所属政区南部,夹涧水之间,故名南涧。

因辖区内的全国14座道教名山之一的巍宝山(位于县城南)在汉代称“巍山”,把山名移用作县名,故而得名。

借东汉明帝“永平”年号为名,寓有纪念立县之意。《郡县释名》云南卷上:永平县取“西南永平之义也”。

云龙得名于澜沧江,“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以升起为龙”。

是洱海的发源地,故名。

剑川,县治在剑川湖西,夷云罗鲁城。”陆景宇《新编中国地名辞典》亦称:“剑川州,位于丽江县之西南,县城在剑湖北岸,因以得名。

鹤庆,一个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的地方。唐代樊绰的《云南志》(亦称《蛮书》)一书中有地名“俄坤”,即现在的鹤庆。鹤庆白语至今仍然称鹤庆为“俄坤”,是“白鹤一双(对)”的意思,故又有“双鹤”之称。两汉时期,鹤庆属于“西南夷”的管辖区域,南诏、大理国时期,曾先后在鹤庆设置谋统郡、谋统府,元代(公元1271年)设鹤庆路,这是有史料记载以来最早见到“鹤庆”二字的地方,因而成为鹤庆县名由来的最早官方途径。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