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红安县城位于倒水河上游段两侧,明嘉靖四十二年初置黄安县,经明、清至民国年间先后在县府驻地建成县城,其城墙绕城四周,有西、东、南、北城墙。1949年将城区周围的地区设“城关区”,1956年改称“城关公社”,1984年改称城关镇至今。 |
因七里棚沿河到三家店约有7里路的平坦地带而得名。 |
华家河原名柳树店,河边长满柳树,内有一条大毒蛇,经常伤人,后来人们伐光柳树,得名伐家河,当时有一华姓人居多的会,为华河会,因“伐”与“华”音近,故称华家河。“金盆闹月华家河”是明朝诗人对华家河镇留下的千古绝句,由此而得名“华家河”。 |
因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在此出生求学得名。 |
因镇人民政府驻上新集村得名。 |
因高桥河村的一座古桥而得名。 |
传说一位将军在觅儿寺镇找到丢失的儿子,并修建寺庙予以纪念,因而得名。 |
因镇人民政府驻八里湾村得名。因南距县巡检司八里,故名为八里湾。 |
因境内太平桥得名。据当地民间传说称:元末年间,朱元璋率兵与陈友谅交战时路过此地,当时大路边东处有一水港(现在的河滩,属倒水河支流),水又深又急,河面上只有一座木桥,而后面追兵将至。朱元璋仰天长叹道:过了这个桥今天就应该太平了吧!果真如此,当他的几万大军从桥上刚刚渡过,追兵便至。其时木桥已被朱元璋下令拆掉,陈友谅只能望河兴叹。当地人们为纪念年元璋,便将该地命名为“太平桥”。 |
原名尹家河,后谐音为今名,以河为名。 |
明清时期黄安八景之一“杏墅春融”在杏花村,因而得名。 |
火连畈原名陈家大垮,相传清咸丰六年久旱不雨,满畈稻禾干肯猪路过此地,休息时打火吸烟,不慎火星燎起大火,满畈稻禾化为灰烬,火连畈因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