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新华路街道因辖区内的新华路而得名。

西湖路街道因辖区内的西湖路而得名。

南明河东流至此遇绵羊、青云两山对峙形成水口,清道光二年(1822)曾建有奎星阁,因地居水口,遂又名“水口寺”,后设街道以此为名。

中华南路街道因辖区内的中华南路而得名。

河滨街道因辖区内的河滨公园而得名。

因辖区内的贵阳市迎宾大道遵义路而得名。

因辖区内的兴关路而得名。

沙冲路街道因沙冲路横贯辖区而得名。

辖区内有地名望城坡,该地地势较高,可观望贵阳城,故名。

太慈桥街道因辖区内的太慈桥而得名。

1938年湘雅医学院由湖南长沙西迁至此,该地始用湘雅之名,后设街道以此为名。

油榨街道因辖区的历史地名油榨街而得名。

据《贵州通志》载,明洪武五年(1372年)“中曹蛮夷长官司”建于此地。后将此地改为中曹司沿用。

二戈街道因办事处所在地二戈寨而得名。

花果园街道因辖区内的花果园而得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