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为充分发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在促进我省全域旅游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2023年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工作。在市(州)文化和旅游局初审推荐的基础上,综合资料评审、现场检查结果,经厅党组研究,并网上公示无异议,认定襄阳市襄城区、宜昌市宜都市、荆门市钟祥市、鄂州市梁子湖区、十堰市竹山县、武汉市蔡甸区、荆州市松滋市、咸宁市崇阳县、宜昌市兴山县、襄阳市保康县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
襄城区系襄阳市辖主城区之一,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襄阳市委、市政府党政机关所在地。襄城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北临汉水咫距樊城区,东环汉江濒依襄州区,南与宜城市、南漳县接壤,西与谷城县毗邻。自古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距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之称。襄城区总面积664.08平方千米,常驻人口……。 |
宜都上锁巴楚山地,下引江汉平原,长江清江环抱,巴楚文化交融,素有“楚蜀咽喉”“三峡门城”“鄂西门户”之称。全市辖8镇1乡1街道、2个管委会,国土面积1357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底户籍人口38.1万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800.06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10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03.9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9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4514元,26046元。宜都历……。 |
钟祥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版土面积4488平方公里,居湖北省第三位,人口102.19万人,现辖17个乡镇、3个国营农牧场、2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钟祥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全国科技、教育、文化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是江汉平原一颗璀璨的明珠。钟祥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它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历史长达2700多年,……。 |
梁子湖区因湖得名,东临冶金之城黄石,南接桂花之乡咸宁,西连省会城市武汉,处于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咸宁五市之间,居“武、鄂、黄、黄”城市发展带中心位置,素有鄂州市南大门、五城之心之称。全区国土面积500平方公里,辖东沟、梁子、沼山、太和、涂家垴共5个乡镇和梧桐湖新区。共有87个村(居委会)。独特的自然风貌、优越便捷的地理交通区位、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使梁子湖区的旅……。 |
竹山县位于湖北省西北秦巴山区腹地,十堰市西南。东邻房县,北界郧县,西北邻陕西省白河县,西交竹溪县、陕西旬阳县,南接神架林区、重庆市巫溪县。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竹山县地跨东经109°32—110°25’、北纬31°30’—32°37’之间。县境东西最大横距81.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23.5公里。竹山县,古称“上庸县”,隶属湖北省十堰市。位于湖北西北秦巴山区腹地。地处鄂西北山地,……。 |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是武汉市所属的一个远城区,原名汉阳县,位于武汉西南,长江、汉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江汉平原末端,全区版图面积约1100.8平方公里。现辖11个街(桐湖)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蔡甸经济开发区),总人口约50万人。境内地势由中部向南北逐减降低,中部均为丘陵岗地,坡度较缓,北部为平坦平原区,地面高程多位于20-24米之间,南部为洼地平原区,地面高程在19-22米之间。全境地貌是垄岗为主……。 |
松滋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总面积223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92.3万亩,共辖16个乡镇2个开发区,23.5万户,人口85万,农业人口68.4万。东临荆州,西连宜昌,南接武陵,北滨长江,华实蔽野,系焦柳铁路与长江的交汇处,是一座集工业农业商贸旅游于一体的新兴城市。松滋市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萌动了春秋,绵延于两汉,繁华于魏晋,勃发于明清,昌盛于改革开放。松滋山河秀丽,地貌……。 |
崇阳县位于湖北省南陲,居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地跨东经113°43~114°21,北纬29°12~29°41。东界通山县,南邻通城县及江西省修水县,西接通城县和湖南省临湘市,北连赤壁市、咸安区。县境东西长61千米,南北宽52千米,国土面积1968平方千米,折合295.2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1.06%,占全市总面积的19.96%。县治驻天城镇。【行政区划】2021年,崇阳县辖8镇4乡,即:肖岭乡、沙……。 |
兴山县是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始建于公元260年。县辖2乡6镇、89个村2个居委会5个社区,国土面积2327平方公里,总人口181151人。基本县情为:大山区县。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北侧、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共有大小山头3580座、溪河156条,海拔高差2317.4米,人口密度80人/平方公里。全县地貌结构为“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家园”,人均耕……。 |
保康地处鄂西北,是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和秦巴山片区脱贫攻坚重点县。全县版图面积3225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个开发区、257个村、19个社区,总人口26.3万人。保康于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建县,是楚国源头和早期楚文化发祥地。保康生态环境优良,磷矿、林特、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富,享有“中部磷都”、“牡丹故里”、“蜡梅之乡”和“中国紫薇之乡”的美誉。磷矿保有储量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