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因是县级政府驻地,以县级政府专名——垦利命名。 |
街道办事处驻于兴隆村,因此得名。 |
因取政府驻地坨庄村和附近的胜利村名首字而得名。 |
郝五迁此建村并以姓氏命名郝家村,因镇政府驻于郝家,因此得名。 |
因机关驻地永安村而得名永安镇。 |
因为黄河由此入海,故名黄河口镇。 |
因原名董家集,即现在董集村。董集镇历史悠久,西汉末年,现董集镇大部分已脱海成陆。东汉时期,董集域地现刘家村一带,置重甲下邑,始有人类活动。随着河水泥沙沉积,隋末唐初,已全部脱海成陆。黄河水携泥裹河河和沉沙淤积,使海岸线不断东移。元末,登州(今烟台蓬莱)栖霞及河南商丘的民户,受官府邀请迁至大清河东岸定居。并立村“大请户”和“东请户”。明初,陆地面积不断扩大,事此垦居者渐多。明洪武二年(1369)官府自正西洪洞直隶枣强等县、乡批迁移民至此,也有民户自淄川、滨州、利津等迁此。逐渐形成二十多处村落。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设集市。清末民初,董家集经济十分繁盛,是闻名遐迩的渔、盐、粮贸易和物流集镇,故命名董集镇。 |
1970年5月,以海水捕捞为主的3个渔业队,组建红光渔业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为红光渔业管理站(副科级行政单位),行政隶属县政府办公室;1993年10月9日,根据垦利县委、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垦发〔1993〕28号),设置中共垦利县委红光渔业工作委员会、垦利县人民政府红光渔业办事处(加挂红光渔业总公司牌子),属垦利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