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都区各街道地名由来
明代,东大街与天平街统称承恩街,以为承恩坊驻地名之。清改称道德坊街,因系道德坊驻地得名。清同治年间,西段另名天平街。东段称东大街。1966年改名东风路。1968年复原名。街道因路得名。 |
地处老城西关,故名。 |
南关位于老城区南部,街道因此得名。 |
清乾隆《许州志》载称承恩坊街,因系承恩坊主要区域而得名“承恩”。后依其方位,称北门内大街,又称北大街。街道因此得名。 |
五一路以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命名。街道因路得名。 |
高桥营因村西石梁河上建有木板高桥,曹操曾在此屯军而得名。街道因此得名。 |
丁庄因丁姓居多而得名。 |
颍昌寓意“颍水之畔,繁荣昌盛”。追溯至宋代,颍昌为府名。区域与“颍”相关。一有“颍”水,二有“颍州”,三有“颍”汝干渠,故取“颍”字,体现历史文化特点。“昌”,象征繁荣昌盛。 |
文峰塔原名文明寺塔。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为振兴许昌文风而建,意在弘扬优秀历史文化。街道因此得名。 |
因境内主干道新兴路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