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区各乡镇地名由来

来于梅林墟外四面环山,属于丘陵地带,从高处俯瞰梅林,就好像一朵落地的梅花一样,故有传说梅林是一风水宝地“倒地梅花”局。

民间传说是天上王母娘娘下凡过渡之地,而因得名。真实的起因是,南宋初期,宋高宗姑母隆佑太后曾率宫廷万余人在虔州城住下,因坐吃山空,宫廷又赊账多多,小城粮食供应紧张,引发商人罢市闹事,隆佑太后遂率人马离开虔州,途经桃江河,花去数日时间,方过渡南去,后人从此将隆佑太后驻足过的这块河陂地叫了“王母渡”。

相传,宋末,谢姓从山东省迁入店下,搭草棚居住,并于山旁开路头小店,名龙下圩。明末,敖姓从抚州临川迁此,在河边沙堤上开店营业,改名沙堤圩,后方言演变成今名。

以驻地江口圩命名。因地处平江、贡水汇合口,故名江口。

以驻地田村圩命名。田村原名玉田,寓蓝田种玉之意。村庄扩大后,称为田村。

《赣县地名志》载:从前,此地广种蓝子,村民在塘边浸泡染土布的蓝靛,得名蓝塘。明正德年间,王日胜由田南迁此后,更名南塘。显然,这王日胜文化不高,嫌“蓝”字更复杂,遂改蓝塘为南塘也。

南宋末年,汶溪的堤坝终于抵挡不住洪水的侵袭,汶溪圩被洪水冲毁之后,赶集的人们就转移到了今天的下圩门一带,以茅草屋搭建的伙头店为基础渐渐形成了新的集市。从此,茅店就作为了地名使用至今。

明初建村,原名吉溪,清因人多村大,有船泊码头,改名吉埠。

五云镇因五云桥而得名。五云桥原名“五眼桥”,因老桥有桥孔五眼而来。清朝礼部尚书王懿修,乾隆54年(公元1789年),时任江西、广东、广西等省主考官,从广东主考回京,途经“五眼桥”,正雨过天晴,他站在桥头仰望,五色祥云从头上飘过,恰一抹彩虹挂于天边,一群白鹤从古榕飞起,诗兴大发,赋诗一首:五云桥畔看花时,独发春荣富贵姿,玉树瑶琳原有种,紫燕双飞占高枝。因五眼桥俗气,从此改名五云桥。

以驻地湖江新集镇简称命名。

储潭圩因靠储山,临赣江,处江湾岸边,急转江水回旋成涡,形成涤潭,冲成之物,回旋储集潭中,故名。

韩坊,历史上叫旱坊,因圩镇所在地地势高阜,干旱缺水而得名。

以美称方位得名。驻地王富圩,相传,清朝有个姓王的富翁在此设店,逐渐形成小集镇,得名王富圩。1966年更名为阳埠。

因乡人民政府驻大埠圩而得名。

以驻地长洛圩命名。名起于明朝,迄今500多年历史。据《赣县新志稿》载:“本乡原名长乐,民国廿八年更称今名”。因周围土地肥沃,山青水秀,取其长乐无穷之意;后因濒临溪水,谐音演变为长洛。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