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取于原设瑞州府。原名“筠阳”,后宋宝庆元年(1225),避理宗赵昀名讳,更筠州名为瑞州。 |
唐武德八年因府衙地产筠篁,又因筠阳镇位于锦江北岸,水北为阳,故名“筠阳”。 |
取原驻地蓝坊村而得名。 |
前身为荷岭林场得名。 |
因驻地“黄沙圩”而得名。黄沙圩又名黄沙岗,兴于明末,因建于满是黄沙的山岗上而名。 |
取地新街圩得名。此地原是一片荒山野岭,后附近观前村部分农民移居于此,开店卖茶卖饭,清乾隆年间使圩场日渐益新,故名新街。 |
因附近八景村取名。八景:意即“八处胜景”(之地)。 |
取于原驻地独城得名,邻近四周高出,唯独独城低下而名。 |
此圩兴于清雍正11年。南阳邓氏根据此地是“凤凰地”,以“丹凤朝阳”之意,取名“太阳圩”。 |
取驻地设在浙赣铁路张(张家山)建(建山)支线在此设建山火车站而得名。建山由来是建村于建山山脚下。 |
取驻田南圩得名。(田北村田畈之南)。 |
取原驻地相城(村)命名。其相城含义,据相城简氏重修支谱序记载:“宏厂人烟,前有象山屏敞,右有狮岭掩映,溪环川绕,山青水秀,并有土城围绕”,故取名象城,(象与相同音,由象城演变成相城)。 |
唐初,曹、罗等聚集于此打石烧灰,用木船沿锦江顺流而下,远销南昌等地。于此锦江南岸建石码头一座。(码头简称埠)灰埠一名由此而来。 |
此地红石较多,且街在址山丘上而名,自清初开设几家店铺,至清中叶逐渐形成圩镇。又一说,红石状如玛瑙,“瑙”慢慢演变为“脑”。 |
北宋淳化三年,闻见昌造石梁建永昌桥:元至正年间,山洪暴涨,石梁被毁,相传龙遇水涨,不可遏止,冲一深潭,曰“龙潭”。后在此架木为桥,遂名龙潭桥。清康熙四十年重修石墩二孔架石梁为桥,清乾隆三十年兴圩于桥东。得名龙潭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