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各市县区地名由来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因境内姑苏山改名苏州。相传夏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谋臣叫胥。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敬重,封他为大臣,并把江东册封给胥。从此,江东便有了“姑胥”之称。“姑”是当时荆蛮语的拟声词,无义。“胥”字不常用,就改用一个读音相近的“苏”。“蘇”(“苏”的繁体字)由草、鱼、禾组成,象征鱼米之乡。于是“姑胥”就成“姑苏”了。 |
五代时为通州,以其地据江海之会,通达吴越之路得名。1912年为了和北京的通州相区别,改名为“南通”(南方的通州)。关于纪晓岚的故事中,就有一个关于通州的对联故事。“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
唐代为镇海军节度使的驻地,到了宋代因地理环境的变化,此地距大海较远,故而更名为镇江,取“镇守长江”之意。 |
春秋时为钟吾子国,后宿国迁都于此,宿迁由此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