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来鼓楼街道因密云旧城鼓楼建于辖区中部而得名。

果园街道因早年辖区内有一片果园而得名。

檀营在清代是京畿地区八旗驻防营,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

以密云山而得名。密云山因云雾缭绕,“密云不雨”而得名。自明代以来,密云镇(城关地区)均为历代县衙、县政府驻地,故民国设镇后沿袭称为密云镇。

镇人民政府驻溪翁庄村,以镇政府驻地村命名。溪翁庄村原名“石翁庄”,后演变为今名。

西田各庄镇因镇政府驻地位于西田各庄村而得名。

因镇政府驻地为十里堡村而得名。清康熙五年(1666年)最初杨姓迁此建村。因该地曾立有距县城十里的里程标站牌。且东傍又设过刘野站的驿铺,即“十里接官亭”之传。因距县治衙门口(现市大会堂前)十华里,故取村名十里堡。

河南寨镇因在河的南边有一个小村子而得村名河南寨后设乡驻河南寨村,因此得名。

巨各庄镇政府原驻地为巨各庄村,镇名源自村名,此名来源不一般,意寓吉祥。

穆家峪、得名于穆桂英的传说、穆桂英是杨门女将、不仅秀美而且武艺高强,穆柯寨是她生长的家园。

因明代以前曾住过朝廷太史,得名“太史屯”,后演变为今镇名。

因镇政府驻地为高岭村而得名。

不老屯镇名称源于不老屯村,来源于王志砍柴遇仙的一个民间传说故事。传说当年有个叫王志的人,上山砍柴,走到南天门处,站在桃盘石上看二仙翁下棋,吃一个仙桃准备走时,镰刀斧头都已腐烂,当他回到家时,他重孙子的孙子都以百岁高龄。由此,云峰山下的村庄叫不老屯。

冯家峪镇因镇政府位于冯家峪村而得名。密云县的“冯家峪”,其实并没有姓“冯”的。传说当年穆桂英与辽兵大战时,在这里被撕破盔甲,辽兵败退后,她坐在村边缝补盔甲,为了纪念她,并把缝甲的地方叫成了“缝甲峪”,日子一长,就给叫白了,“冯家峪”。

清乾隆元年(173年),乾隆帝前去热河途中经过古北口,感叹于长城内外的美景,便问刘墉此地为何名。刘墉如实回答:“春秋时叫北口,北魏时叫出峡,唐时叫虎北口。”因在城南门的门楣的城砖上找到“古关”二字,又在北门的门楣的城砖上找到“北口”二字。乾隆帝便将此地改作“古北口”,流传至今。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