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各街道地名由来

因辖区内的长虹公园而得名。

因”天津卫三宗宝”之一的鼓楼坐落此地而得名。明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设卫筑城。到明弘治六、七年(1493~1494年),修建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城楼和四处城角的角楼,位于城中心的鼓楼也是在这个时候修建起来,名为鼓楼,实为钟楼,高三层,是天津城内的最高建筑。

取南开区繁荣之义而得名。

因界内旧有西广开之称而得名。在天津有一种“方位词”加“开”字的地名,西广开在清朝时它是城南的旷野墓地,1901年随着“南开”的形成,南开民居建筑不断向西开拓,这一带逐渐繁荣起来,故名“西广开”。

因万德庄街道和兴业里街道合并,各取其一字而得名。

因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两所高等学府坐落于辖区而得名。

因向阳路自南向北横穿辖区而得名。

因辖区内有嘉陵道而得名。

王顶堤的“堤”是指比“台”“坨”还要高的高地。在《天津地名志》中记载,王顶堤一带原为荒地开洼,从八里台往西有一条小河(即今复康河),河西段南岸有块高地俗称“小堤子”。明永乐年间有外来移民王姓,在小堤子上定居,以拾柴为业。后来移民王氏第一代先人死后葬于堤村西小堤头,称墓头为王顶堤,后形成村落沿用此名。另说明朝初年,为恢复战后人口经济,明政府进行了多次移民。一支山西队伍奉命修筑城墙,但城池落成后政府不让劳工回家,仍命令他们饲养军马。一日,马夫中有一名为王丁的人,趁明军换防之际,携族人逃跑,落脚在今天的王顶堤一带的一个高地上。成村后初名为王丁堤,后因方言等缘故讹传为王顶堤。

因界内有水上公园而得名。

因天津市奥林匹克中心坐落在街域内而得名。

因辖区内华夏之苑而得名,简称华苑。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