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县治所在地,历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称城厢镇、城关镇,1983年复称城厢镇。

因本地山名大吉山而得名。

因驻地三面环河,河流两岸的农田全靠陂水灌溉,故其周围水陂密布,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此处建居开圩,取名陂头圩。

因境内有名胜天龙山,又有黄金村、来龙村、天龙村,俗称“上有来龙、下有天龙、中间有黄金”,取金龙腾飞之义而得名。

从全南城至南迳有一小路,沿河而上,步行20千米,经狭且长的羊肠小道地段后豁然开朗,地势较为平坦,二端较宽,中间狭长的地段俗称迳,在山迳南面,且处全南县城之南,故名南迳。

清顺治元年(1644年)建圩,商贾纷至,物产丰富,民众谓此好谋生计,取名留恋坝,后谐音改今名。

明朝末年间建居民点,所在范围东面有扁寨,西面有高寨,该区域是处于两寨之中的山寨,故名中寨。

清朝同治年间,黄氏先在社官树边、山迳口建立圩场,称老社迳圩。

因地处“百丈龙潭”和龙头塔下而得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