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各镇地名由来

据《无为州志》记载,魏武征吴筑城于此,因无功号为无为城;又有思天下安于无事,取“无为而治”之意得名。

古时相人亦作襄人,早期生活在岷山南麓襄阳一带,曾随黄帝东迁河南河北。商代,部分相人由鹿邑南迁,其中东迁的相人迁到淮南的相山,北魏时建襄邑县。据说还有一部分相人迁居无为南,把居住地取名“襄安”,即襄人平安之意。

过去这里有陡门、沟渠,后人在此筑了土坝,取名为陡沟坝,镇名由此而来。

该镇山多,山间常年溪水潺潺,因境内有一条碎石涧洼横穿全镇,因而得名为石涧。

原名小东庙,抗日战争期间,小东庙附近有一座桥,桥头有一姓严的住户开设一座小店,是我地下党秘密联络点中心,为便于联络和开展工作,故将小东庙改为严家桥,解放后正式命名为严桥镇。

传说唐代开城置县,所在地有桥头堡,但无城门,所以称为开城。

镇东北角平原有一座小土山,过去人们一直称它为独山,后又将“独”字改为“蜀”字,镇以山名。

民间传说,这里过去是以牛商为主的贸易商埠,故名牛埠镇。一说相传三公山上有一头五彩神牛,有一年长江洪水泛滥成灾,竹丝湖沿岸的老百姓祈求神牛庇佑,人们的真心感动了神牛,神牛便自己跳进长江与竹丝湖的闸口堵住了洪水,人们为纪念这只五彩神牛,便以牛字取首字来命名地名。随着商埠集贸市场的兴起和繁荣,也便有了牛埠;二说明万历年间为无为、庐江、桐城3县间耕牛市场,故名。

该镇在长江边上,水上交通主要靠船,过去有一姓刘的在此摆渡,故名刘家渡,镇名由此而来。

因该地有一条长沟,一姚姓居住在沟头,遂名姚沟。

因该镇面临长江,位于长江转湾处,系由淤泥积成,故称泥汊。

align="top">
12、福渡镇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

当年此处没有建桥时,只靠着一条渡船来往,而渡船的主人名字就叫王福,可能由于岸坡的原因,渡船不能直接停靠在堤边,需要一个长长的跳板通到船上,然而铆钉连接的跳板吱呀作响,加上朽旧跳板的起伏,有些人由于胆小,失足掉入了水里。王福无奈,只得撤掉跳板,直接背上过渡的人上船,但王福没有那么多裤子可换,有时就干脆光着身子在水中来回。男人还好办,可女人终归不好意思,“骑”在王福的背上,眼睛紧闭,“长老”觉得此举有伤风化,长此以往也不是个办法。思来想去,终于决定集资建桥,而在给桥命名时自然就想到了劳苦功高的王福,所以取名王福渡桥。

泉塘原名霞塘,相传很久以前月牙山阻止老龙到天河取水,老龙一怒之下把月牙喷毁半截,后来老百姓深恐老龙又来惹祸,特意为龙筑了一口井,名为龙口井,傍侧掘了一口塘为白水塘,因白水塘常年不断喷涌出一股泉水,故而霞塘又改名为泉塘。

原名邵家巷,此处有片黑树林,林内有人开一饭店,名曰“黑店”。此店虽然店名不好,但生意兴隆。所以人们赞曰“黑店”乃赫赫有名之店,赫店便由此而得名。

相传这里原来有一座庙,庙里尼姑婆婆很有善心,经常为当地的产妇接生,手总是红的,后来很多人为了感谢庙里尼姑婆婆,称这座庙为“红庙”。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瞝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