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银号镇 | 隶属:固阳县 |
行政代码:150222105 | 代码前6位:150222 |
行政区域:内蒙古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472 | 邮政编码:014000 |
车牌代码:蒙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8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500人 |
人口密度:约2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因境内曾设立银号(金融业商号名)得名。
基本介绍:
银号乡位于固阳县东北25公里处,是固阳县后山地区的一个农业乡,地处昆都仑河和艾不盖河上游,总土地面积388平方公里。全乡辖11个村,85个自然村。现有总户数2833户,总人口12227人。2004年人均纯收入目标是3400元。
全乡总播面积11.9万亩,其中:水浇地1.9万亩。农作物以玉米、土豆、荞麦、小麦、药材、油料为主。2000-2003年退耕还林1.8万亩。截止牲畜年度,全乡有家畜总头数3.3万头(只),其中:绵羊1.6万只,山羊1.7万只,牛734头,其中奶牛587头。
银号乡南北两端多为山区、中间昆河上游两岸为河滩水浇地,其余大部分为坡梁旱地,其中山丘地占80%,滩川地仅
文化旅游:
圪臭敖包位于固阳县银号镇圪臭脑包村北侧山顶,年代为清代。圪臭敖包为包头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敖包四周向外200米。
碾房城址位于固阳县银号镇碾房村西侧,年代为秦、汉。碾房城址为包头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城墙四周向外100米。
前公中鹿像石位于固阳县银号镇前公中村东侧“鹿回头”,年代为战国。前公中鹿像石为包头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石刻四周向外100米。
历史沿革:
清及民国初年,属茂明安旗地。
民国十五年(1926年),称一区,属固阳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称公有乡,属伪固阳县公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称民义乡。
1950年3月,称三区。
1955年6月,称银号区。
1958年7月,废区,建东方红、星火、共产、五八4公社;12月,4公社合并为银号公社,下设3管理区,属固阳县。
1960年3月,划分成银号、东公此老、大庙3公社。
1984年7月,3公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德成永:1890年,有商人在此开过货栈,以商号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营子:咸丰年间,本村居住人口发展较快,且比邻村多,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水泉:道光年间建村,村东有泉水,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营子:二百年前建村,初名东公此老。“东公此老”,系蒙语,亦作“哲文公楚鲁”,“哲文”意为东,“公”意为王公,“楚鲁”意为石头。因这里曾是东公旗边界,…[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庙:一百五十多年前,本村与邻近五个村子集资建大庙一座,村即以此取名,俗称后大庙。…[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元永:乾隆年间建村,实名乌兰特勒亥,1919年以本村商号名改称东元永,1929年改为圪堵村,1974年又恢复为东元永村。…[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圐圙:嘉庆年间,有贾姓人家居住本村,因院子圈的很大,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15年建村,因本地长的麻子特别茂盛,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乾隆年间,因本村住有银匠而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