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朔北藏族乡八寺崖村
地名:八寺崖村 | 隶属:朔北藏族乡 |
行政代码:630121210209 | 代码前6位:630121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71 | 邮政编码:810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青 | 行政级别:村 |
地名由来:
村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因村庄建在大小不等的八座寺院之间的山崖下,故名八寺崖。又传此村土地由附近八座寺院所有,故名八寺崖。元朝时蒙民在此过游牧生活,且有姓藏的蒙民在此地定居,垦荒种地,养牲畜为生,繁衍子孙。后陆续迁来居民,逐渐形成村庄,沿用八寺崖为村名至今。
荣誉排行:
2021年10月,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八寺崖村为第二批青海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2019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八寺崖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绍:
八寺崖村是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朔北藏族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30121210209,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630121。邮政编码为810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971 ,车牌号码为青。八寺崖村与永丰村、白崖沟村、药匠台村、边麻沟村、小龙院村、花科庄村、下吉哇村、东至沟村、拉浪台村、马场村、旧拉浪村、李家堡村、麻家庄村、代同庄村相邻。
历史沿革:
1955年以前为大通五区驾窎沟乡管辖;1956年撤去并乡时,与朔北乡合并,并由朔北乡管辖;1958年公社化时,由朔北公社管辖;1961年调整核算单位时,从朔北划出窎沟公社后,由窎沟公社管辖。
1966年四清运动时,朔北、窎沟合并,为朔北公社管辖;1981年又将窎沟划出,为窎沟公社管辖;1984年政社分设后,为窎沟乡八寺崖村村民委员会;2006年撤乡并镇时,归入朔北藏族乡,为朔北藏族乡八寺崖村村民委员
周边相关:
八寺崖村附近有老爷山、察汗河景区、东峡翠谷、广惠寺、黑泉水库、大通娘娘山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大通藏香猪、大通蚕豆、新庄黄瓜、大通鸡腿葱、大通牦牛肉、大通马铃薯等特产,有大通桥儿沟砂罐、老爷山花儿会、塔尔寺酥油花、湟中农民画、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等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