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核桃庄乡 | 隶属:民和县 |
行政代码:632122212 | 代码前6位:632122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72 | 邮政编码:810000 |
车牌代码:青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57.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828人 |
人口密度:约15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因该乡核桃树较多而得名核桃庄乡。
基本介绍:
核桃庄乡位于县境中北部,距县城7公里。东北邻川口镇,东和东南与巴州镇毗连,最南端与西沟乡为邻,西、西南和西北与李二堡、松树两乡接壤。南北长约11公里,东西宽约5.25公里,总面积56.8平方公里。下辖钟家村、陶家村、里长村、核桃庄村、安家村、堡子村、五方村、大庄村、牙合村、排子山村、大库土村、高崖村,全乡12个行政村,46个合作社,2585户13823人,耕地面积1622.13公顷亩,人均0.122公顷亩,林地面积419.27公顷。经济以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其中排子山的马铃薯为县内知名农产品,劳务输出中拉面餐馆发展迅速。全年经济总收入6793.63万元,人均收入7829元。
历史沿革:
核桃庄乡,民和建县后设永宁乡。
1950年,为第六区第一乡。
1954年,后改称核桃庄乡。
1958年,并入塘尔垣乡,后来与李二堡、塘尔垣2乡合并成立李二堡公社。
1962年分出,成立核桃庄公社。
1984年,恢复乡建制。
1985年,改称核桃庄回族乡。
2010年后,为核桃庄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核桃树多而得名,故得名核桃庄村。解放初,建政时属于第三行政村;1956年为高级合作社;1958年公社改为核桃庄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核桃庄行…[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居民姓氏以陶姓为主,故而得名陶家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大多数村民姓钟,故得名钟家村。解放初,建政时属于第二行政村;1958年公社改为钟家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钟家行政村,村委会因此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本村原有一位“里长”,故得名里长村。据史载十里一亭,这里的里是邻里的里,即五户为邻,五邻为里,即里长是管理25户的小官职。但是,这位里长在哪里任职,…[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前有高崖而命名,故得名高崖村。解放初,建政时属于第三行政村;1956年为高级合作社;1958年属于核桃庄公社大队;1979年高崖、马排与核桃庄因交…[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来为冶土司辖地,后划分给排行第七的女儿做陪嫁,名为“陪子山”,后演变为排子山。…[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安家村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核桃庄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筑有堡子而得名,故得名堡子村。解放初,建政时属于第二行政村;1958年公社改为堡子和安家一个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堡子行政村,村委会因此成…[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冶土司后裔五房头居住地,故得名五方村。解放初,建政时属于第四行政村;1958年公社改为五方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五方行政村,村委会因此成立沿用…[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庄村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核桃庄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牙合村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核桃庄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库土”意为湾湾,“大库土”即大湾湾。土语名称,地形山湾较多,故得名大库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