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秀麻乡 | 隶属:同德县 |
行政代码:632522201 | 代码前6位:632522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74 | 邮政编码:813000 |
车牌代码:青 | 行政级别:乡 |
人口数量:约1.04万人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8个行政村 |
秀麻藏语音译为三叉沟口,该乡解放前属瓜什则部落,一部分住河北乡称瓜什则贡玛,一部分住秀麻称瓜什则秀麻,故得名。
基本介绍:
秀麻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60千米。人口0.5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面积0.1万平方千米。辖莫合、达哇、豆索、德格、宁龙、三巴、老虎、豆龙8个村(牧)委会。1962年建秀麻乡,1970年改为秀麻公社,1984的改为秀麻乡.
历史沿革:
原是瓜什则下部落。
1953年,属第四区(滩头措玉)和第六区(贡工麻)管辖。
1956年,秀麻地区成立2个乡(瓜什则秀麻乡和冶什群乡)分属第四区和第六区管辖。
1958年,合并为江群乡,同年10月,改为江群公社。
1963年5月,撤销公社又设秀麻、江群2乡。
1965年9月,又合并为秀麻乡。
1970年,改称秀麻公社。
1984年,将公社改为乡。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社区是从秀麻乡搬迁过来的,又因秀麻乡有一山名为赛隆多杰,故得名赛隆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同德县城用藏语名为(巴宗)。该社区建于2012年,2013年由同德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三巴”系藏语意为桥,因三巴村北侧架过木桥,故而得名三巴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豆合素”系藏语,意为打老虎。以前有位牧民在放牧时遇上一只老虎,经过搏斗,最后用石头打死了老虎,村委会建于此地,故得名秀麻乡豆素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木合”系蒙语意为弯曲,故名。清朝康熙年间,从黄南热贡有几户人家迁到此地,逐渐形成本村,1957年前属秀麻乡的一个行政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属…[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达哇村位于达哇沟,故而得名达哇村。清朝康熙年间,有一户人家从黄南州热贡加莫村迁到此地,逐渐形成本村,沿用加莫村村名;1957年前属秀麻乡的一个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宁龙”藏语意为向阳沟,地处向阳沟,故而得名宁龙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中间有一条豆龙沟,故而得名豆龙村。1716年,有三户人家从贵南卡加村迁移到此地,逐渐形成村落沿用卡加为村名,1957年以前为江群乡的一个行政村;1…[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德格”意为白石子,因此村白石子多,故而得名德格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称“落和朋”,藏语意为鹰,后汉族民众取名老虎,逐渐演变成汉语地名。老虎村村民委员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