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清水乡 | 隶属: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
行政代码:632128201 | 代码前6位:632128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72 | 邮政编码:810000 |
车牌代码:青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5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9万人 |
人口密度:约7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7个行政村 |
清水乡因清水河流经境内而得名。
基本介绍:
清水乡因清水河流经境内而得名。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5千米。人口0.8万,以撒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1%。面积159平方千米。辖下滩、阿什匠、阿麻叉、乙麻亥、上庄、下庄、红庄、大寺古、瓦匠庄、唐赛、石巷、田盖12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为新芳乡辖地,1951年设清水乡,1958年与白庄、科哇、道帏等乡合并为东风公社,1961年分设清水公社,1984年复设清水乡。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沿旧制为新芳乡辖地。
1951年,设清水乡。
1958年,与白庄、科哇、道韩等乡合并为东风公社。
1961年,分设清水公社。
1984年,复设清水乡。
2006年12月,孟达乡划并清水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石巷,汉语,意为石头巷道,当地人把石巷称之为大西高里(撒拉语),意为石头沟,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地处循化县积石镇下部滩上,建村时取名下滩。…[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田盖,撒拉语,是台尕的转音,意为台阶,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阿什匠村是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部分住户元代中期从撒马尔汗迁来居住,取名为乙么亥,意为一群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庄含义是上面的庄子,故名。解放初与下庄村为河东大庄村,1955年合作化时称河东大庄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河东大庄大队,1970年划分上庄、下…[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下庄村,即村地处中庄村下面,取名下庄。解放初为下庄村,1955年合作社时为下庄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称下庄大队,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意为妈妈,即母子相遇之地,故名。解放初为阿么叉村,1955年合作化时称阿么叉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阿玛岔大队,1982年建立了农民群众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庄,汉语,意为红色的墙,故名。解放初为红庄村,1955年合作化时称红庄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红庄大队,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时期一名石匠来该地,用石头加工了石碓窝,而取名为大石古意为石碓窝被后人叫成了大寺石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时有人在此烧过瓦,建村时取名为瓦匠庄。含义:瓦工驻地。…[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赛村是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庄村,即住户多,比较大的自然村落,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公元九世纪中叶(842年)吐蕃时期,一位名为拉朗华吉多杰的僧人因不满四十一代赞普朗丹玛的宗教改革,用弓箭射死了赞普,从拉萨逃亡到了此地,刚要休息喝水时…[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公元九世纪中叶(842年)吐蕃时期,一位名为拉朗华吉多杰的僧人因不满四十一代赞普朗丹玛的宗教改革,用弓箭射死了赞普,从拉萨逃亡到了此地,见藏兵不再追杀…[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木厂村是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索同撒拉语意为奔跑,故名。解放初为索同村民委员会,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大队,1966年文革时改为大队革命委员会,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