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

地名:史口镇隶属东营区
行政代码:370502104代码前6位:370502
行政区域:山东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546 邮政编码:257000
车牌代码:鲁E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78.3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1万人
人口密度:约52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6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镇政府驻于史口,因此得名。元初,因村庄在赵家河入海口处,村内多史姓,又改名史家口。民国初,更名史口。

基本介绍:

史口镇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区政府26公里处,面积80.92平方公里。2024年底,辖61个自然村,61个村民委员会;有13941户,38265人;其中女19174人,农业户口3628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38‰。

1958年9月,成立史口人民公社,隶属博兴县,11月划归广饶县。1964年改称史口区,辖史口、刘集、十八图、郝家4个小公社。1966年5月划归垦利县。1970年撤区并社,建立史口公社。1983年10月划归牛庄区。1984年7月改为史口乡。1987年7月划归东营区,1992年10月撤乡设镇。2001年3月撤销油郭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史口镇(原油郭乡前名西商乡。1943年属广饶

+查看详细史口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2月,史口镇被确定为第三批山东省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

2024年12月,史口镇被认定为第二批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街)

2024年12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史口镇为2024年山东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史口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4年10月,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史口镇位列第533名。

2024年7月,史口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24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确定史口镇为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

文化旅游:

东营刘集遗址

东营刘集遗址位于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年代为商至周。2024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50年6月,境域属广饶县、蒲台县。

1956年3月,蒲台县撤销,划归博兴县管辖。

1966年5月,划归垦利县。

1970年,撤区并社,建立史口公社。

1983年10月,划归新设立的东营市牛庄区管辖。

1984年7月,改史口乡。

1987年7月,牛庄、东营两区合并为东营区,属东营市东营区辖。

1992年10月,撤乡设史口镇。

2001年3月,史口镇北高、卢家、丁家、姜王、南王、温家、东商、赵家8村划入胜园街道。

揽翠湖旅游度假区
胜花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胜花社区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南一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南一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南二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南二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南三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南三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南四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南四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东一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东一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东二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东二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东三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东三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东四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东四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北一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北一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北二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北二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北三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北三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北四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北四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刘一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一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刘二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二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刘三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三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刘四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四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油坊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油坊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徐家村

徐家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南2.5公里。明永乐三年(1405)年,(原由郭氏、王氏建村,故名郭王庄)始祖徐德林,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后来徐氏家…[详细]

安子张村

安子张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西1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先祖张光普从直隶枣强县迁此定居。以贩卖棉花为生,故名花贩子张,后改为安子张。 …[详细]

曲家村

曲家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西2公里。明永乐四年(1406年),先祖曲信携曲敬、曲城、曲耀(曲甫祥)三子,由直隶枣强县迁此立村,曲敬居曲家窑(今…[详细]

前王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前王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杨家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家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后王村

后王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以西3公里处。明洪武二年(1369年),孟、王两姓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孟王村,后因与村南的前王隔神仙沟相望,…[详细]

万家村

万家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西南4公里处。明洪武二年(1369年),先祖由山西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万家村。万家村由万家、姜家、韩家、孟家四个小…[详细]

五甲王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五甲王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小刘村

小刘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西3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先祖刘良臣由益都段村迁此立村,因当时村庄较小,故名小刘。 【人口与…[详细]

十一图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十一图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曹家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曹家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马家村

马家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2公里处。明洪武二年(1369年),马九恩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马家村。 【人口与姓氏】…[详细]

寨王村

寨王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处。明洪武五年(1372年),王治、王明兄弟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建村。清末,因修驻寨墙防捻,故有寨子王之…[详细]

于林村

于林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北3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郭龙、郭虎兄弟由直隶省(今河北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因此处有一条沟,南岸榆树成荫…[详细]

袁家村

袁家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北角3公里。明永乐五年(1407年),袁登仙、袁伟两户从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故名袁家,沿用至今。 …[详细]

范家村

范家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北2公里处。明洪武五年(1372年),范稳、范宁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故名范家村。 【人口与姓氏】全…[详细]

林家村

林家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南3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林氏先祖(失讳)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故名林家。 【人口与姓氏】…[详细]

陈家村

陈家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2公里。清朝乾隆初年,陈姓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以烧窑为生,故名窑立陈,后取太平盛世之意,改名尧立陈,1955年…[详细]

三里村

三里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驻地北2.5公里处。明崇祯二年(1629年),李明安、李明顺兄弟2人,李金生、李金贵兄弟2人,分别从现在的都府李村和…[详细]

吕家村

吕家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驻地0.5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吕可九、吕可常兄弟由直隶省枣强县迁至赵家河西岸建村,故名吕家滩,清末,简称…[详细]

南王村

南王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西南5公里。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杰由直隶省枣强县南关头洼子王家迁此立村,取名王家,曾改名为兴隆镇,后清代官府…[详细]

大宋村

大宋 【村名由来】大宋村位于镇政府东南10公里。明永乐(1403~1424)年间,宋氏先祖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大宋村。 【…[详细]

苏家村

苏家 【村名由来】位于史口镇政府东南8公里。明万历(1573~1619)年间,崔可福由苑王村迁至苏姓遗址立村,取名苏家庄,1985年改称苏家。 …[详细]

东寨村

东寨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南9公里。明洪武四年(1371年),由张尔士、牛恩继、曲氏家族由原籍直隶沧州迁此定居,因此处为古兵寨遗址,且座落在…[详细]

刘营村

刘营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南10公里。明永乐四年(1406年)刘氏先祖(失讳)携二子(琢、讷)由直隶枣强县野鹊村迁此立村,因此处是古兵营遗址…[详细]

张营村

张营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南9公里。明永乐(1403~1424)年间,先祖张爽由直隶省枣强迁此立村,因地处古兵营遗址,故名张家营,后简称张营…[详细]

郑营村

郑营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南8公里。明永乐七年(1409年),郑大明由临淄石门亭迁居郭庄,郑三也、国戬、国志又移居该县城西卢家庄。后又迁此立…[详细]

油郭村

油郭 【村名由来】油郭村位于镇政府西南7公里,广蒲河南岸。明洪武二年(1370年),郭磊、郭殿从山东省兖州府泗水县郭山坊迁至千乘县(广饶县)城北…[详细]

劳家村

劳家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南5公里。宋靖康、建炎(1126~1130)年间,先祖劳盖亦迁此立村,取名劳家。 【人口与姓氏】全村…[详细]

西高村

西高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南5公里。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高龙、高虎、高豹三兄弟由直隶省(河北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高家。1982年…[详细]

木李村

木李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南5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贡由直隶省枣强县迁至元李村前定居,称李家堂子,后李贡东移1.5公里,与当地李…[详细]

艾家村

艾家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南5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陈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称陈先庄。明永乐六年(1408年),艾科禹到此落户…[详细]

石庄村

石庄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4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先祖张贷明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与石姓立村,取名张石村。后石姓无继嗣,张氏为念邻友,改…[详细]

张店村

张店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5公里处。明洪武二年(1369年),张岱明由直隶省枣强县迁至张石庄(今石庄)。永乐四年(1406年)张開吉在…[详细]

初家村

初家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南4.5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初九通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初家。 【人口与姓氏】全村…[详细]

都富李村

都福李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南4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氏祖人由直隶枣强县迁此立村,因李氏后人考中进士,为图吉利,定村名都府李。后又…[详细]

纪家村

纪家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正南5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纪文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纪家。 【人口与姓氏】全村100户…[详细]

楼李村

楼李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南3.5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仁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李家村,后因村内建楼房一座,故称楼李。 …[详细]

元里村

元里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南3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任永相、李福成和崔姓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三个村,因黄河水泛滥,三个庄被淹,村址…[详细]

生家村

生家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南4.5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生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生家。 【人口与姓氏】全村15…[详细]

刘董村

刘董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南3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董专与刘、王二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董专在南立村,刘、王二氏在北立村,分别…[详细]

培李村

培李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南5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佩由直隶省枣强县迁至元里村前定居,取名李家堂子,后其次子同其三子东移1.5公…[详细]

香坊村

香坊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南3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卞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因村中有2处香油作坊,故名香坊。 【…[详细]

西商村

西商 【村名由来】位于镇政府东南3公里。公元1406年,商氏先祖(失讳)携二子,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由直隶枣强迁居此地,弟弟于西商村东部立…[详细]

史口镇特产

史口烧鸡

史口烧鸡出产于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史口镇北临滔滔黄河,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诸多产区也在此星罗密布。史口镇历史文化悠久,历有“烧鸡之乡”的美名,饕餮之客均慕名而来,亲口品尝一下史

史口五香肴鸡

史口五香肴鸡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的特产。史口镇五香肴鸡的配料及制作工艺独特,色鲜形美,醇香可口,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史口五香肴鸡已有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是从烟台传入的,后来经过不断改进、创新,逐渐


以下地名与史口镇面积相当:
到史口镇必去著名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