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递午村 | 隶属:子午街道 |
行政代码:610116009204 | 代码前6位:610116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29 | 邮政编码:710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陕A | 行政级别:村 |
相传,递午村由第五演变而来,西汉高祖刘邦采纳卢进意见,为富实京师并控制关东大户,将天世富迁入长安。其中部分人是依其迁入先后次序赐姓的。第五系齐鲁田氏,迁入长安后改姓第五,后该村田氏后裔又恢复田姓。第五姓人初居咸阳长陵,后散居各地,著名的有东汉学者户县人第五伦。唐盐铁使三朝度支宰相第五琦即樊川人。《陕西省金石志·补遗》记:出土唐《刘氏女墓志铭》载:“乾符二年(876)葬于长安第五村。指递午村”,由此可知递午村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
基本介绍:
递午村位于子午街办东北1.5公里处。2010年,有9个村民小组,673户,2230人,耕地2740亩。
递午村,又称递伍村,当地人谐音为九村。主产优质小麦和玉米,粮食产量多年位居街办前列。
目前拥有3个大姓,王、吴、田。其中第一大姓——王姓,与今雁塔区西三爻村王姓同为一支,20世纪90年代,在西安南郊绕城高速工地,施工人员意外发掘一处元代王氏先人墓地,从出土的墓志铭可清晰看到:王氏先人王景仁,系潞州李庄人,曾任元代辽东肃廉访司知事。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村两委会狠抓改革机遇,大力发展本村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着力改善民生,实现了本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历史沿革:
1984年前属胜利人民公社递午村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子午镇递午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后为子午街道递午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递午村附近有昆明池·七夕公园、翠华山国家山崩地质公园、西安沣东现代都市农业博览园、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秦岭野生动物园、南五台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西安凉皮、长安草莓、王莽鲜桃、羊 肉 泡、黄桂柿子饼、陕西凉皮等特产,有长安仓颉造字传说、马明仁膏药制作技艺、北张村楮皮纸制作技艺、长安王曲城隍庙祭祀和庙会、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楮皮纸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