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湾子镇 | 隶属:定边县 |
行政代码:610825107 | 代码前6位:610825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2 | 邮政编码:719000 |
车牌代码:陕K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8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696人 |
人口密度:约1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因镇人民政府驻白湾子村而得名。
基本介绍:
白湾子镇是地处定边县西南部白于山区,镇政府驻地白湾子村,距县城35公里。东北与贺圈镇接壤,西与冯地坑乡为邻,南靠樊学镇,北连红柳沟镇。全镇辖12个行政村,96个村民小组。总土地面积2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万亩,总人口2243户10526人,其中农业人口10300人,非农业人口226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381户1293人。有驻镇单位9个。
白湾子镇生态脆弱,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年均降雨量310毫米。境内山、梁、涧、台地形皆有,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油气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贺纪公路、冯白公路穿境而过。境内魏梁山海拔1907米,为榆林市海拔最高点。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
历史沿革:
清雍正九年(1731年),设县,白湾子归三山塘所辖。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大部分属三区五权乡。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区、乡建制后,境内设县,属第三区的白湾子乡。
1958年,成立白湾子公社。
1984年,改设为乡。
1997年,改为白湾子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历史上住过姓白的住户而得名。1958年设立白湾子大队,1984年改为白湾子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西南方位有一小涧地而得名。1958年设立小涧子大队,1984年改为小涧子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姓建村位于梁畔而得名。1958年设立王畔子大队,1984年改为王畔子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有沈姓人居住于沟畔而得名。1958年设立沈畔子大队,1984年改为沈畔子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姚姓建村位于平台,且居住人口较多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张姓人居住在山上。1958年设立张山大队,1984年改为张山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丁姓曾建村于大山上而得名。1958年设立丁山大队,1984年改为丁山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平凉湾村是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白湾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薛姓人建村于一个塬上,以此得名。1958年设立薛小塬大队,1984年改为薛小塬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定边荞麦,陕西省定边县农业特产。定边县荞麦种植历史悠久,土地肥沃,土壤富含钾素,日照充足,天气凉爽,雨热同季,非常适宜荞麦生长。以其粒大饱满、色泽茶褐、棱细皮薄、出粉率高、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大等优势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