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黄甫镇 | 隶属:府谷县 |
行政代码:610822101 | 代码前6位:610822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2 | 邮政编码:719000 |
车牌代码:陕K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38.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038人 |
人口密度:约5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8个行政村 |
因镇人民政府驻黄甫村而得名。
黄甫镇位于府谷县东北部,距县城35公里处,府准公路、沿河公路和正在建设的府河华莲黄河大桥使黄甫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东与山西省河曲县隔河相望,西邻鄂尔多斯市,北通准旗、呼和浩特市,南达太原、榆林,处于秦、晋、蒙交汇的黄金地段。黄甫是历史文化名镇,著名农民起义领袖王嘉胤就出生于本镇大宽坪村。
黄甫镇总面积138.6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9191人,总耕地2.8万亩。全镇两山两川一岸,土地资源丰富。沿黄河、黄甫川、清水川岸边水足、地沃,以种植花生、西瓜、蔬菜、玉米制种为主。山梁地区以牛、羊、鸡、猪等养殖为主,盛产大明绿豆、洋芋、海红果、小米等名优土特产。
黄甫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有煤、天然
2022年9月,黄甫镇被命名为第二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街道)。
2020年12月,陕西省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公布,黄甫镇榜上有名。
1955年7月,设黄甫乡,属清水区。
1958年9月,成立黄甫公社。
1984年5月,改为黄甫乡。
1997年11月,撤乡建镇。
2011年10月,撤墙头乡并入黄甫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信仰命名,因该村以前经营商业,故得名黄甫。…[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段姓人始居于此,且村内有一寨子,故而得名为段寨。…[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魏姓居住,并村内有一土寨字,故而得名魏寨。…[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土质黄色,盛产糜子,住在山梁石嘴上而得名黄糜子村,故名黄糜嘴,后为了标准化“嘴”改为“咀”。…[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有古寨一个,土质为红色,故得名红泥寨。…[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位于黄甫川西,且有古寨子,并居于王姓而得名西王寨,又因为村委会驻地在该村,所以命名为西王寨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里盖有一座山神庙,故得名山神。1958为山神堂大队,属原黄甫公社,1984年更名为山神堂村民委员会,属黄甫乡,1997年属黄甫镇,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桃山村是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黄甫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地理位置命名,因长城从该村起头,一直向西婉婷伸展,故名为墙头。…[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山西洪桐县大槐树迁来刘姓居住后窑渠沟,故名尧渠。…[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前园则村是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黄甫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冯家会村是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黄甫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黄河在唐家会到船湾处叫石窑,明初由洛川迁来张姓数户居于石窑卜的山峁上,故称窑峁,后把”窑“改为”尧“故名为尧峁。…[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南沟上长的一些野蔴而得名麻地沟,后因自然形成集镇,叫麻镇。…[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刘姓始居于平塔上,故得名刘家坪。1958年为刘家坪大队,属原麻镇公社,1982年更名为刘家坪村民委员会,属麻镇,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内筑有一道防洪土埝,且地处山墕上,故得名埝墕。…[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地处山湾,住宅又多是窑洞,故得名窑子湾,后分为前后俩村,该村位置靠前,故得名前窑子湾。后人变“窑”为“尧”,得名前尧子湾,后简化为前尧湾。…[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坪伦墩村是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黄甫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