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张村驿镇

地名:张村驿镇隶属富县
行政代码:610628102代码前6位:610628
行政区域:陕西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11 邮政编码:716000
车牌代码:陕J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84.7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01万人
人口密度:约35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原名张村,因处鄜州通甘肃古道旁,清顺治九年(1652年),设驿站,故名张村驿,沿用至今。

基本介绍:

张村驿镇地处富县西部,葫芦河中下游,富张路、黄直路穿境而过,全镇辖16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1067人,总面积284.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215亩,由“一种三沟一塬”组成,葫芦河横贯全镇,年经流量11746万立方米,沿河两岸土地平坦、宽阔,土层深厚,发展农业条件优越,素有陕北’小江南’之美称。2001年以来,镇党委 、镇政府结合镇实际,按照’稳粮扩菜、兴水上牧’的发展思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至 目前已建成冬暖式日光大棚群13个505棚投入使用,平均棚收入达到4000元左右。

2003年,全镇工农业产值1461.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78元,人均产粮684.3公

+查看详细张村驿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18年12月,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张村驿镇为2018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明洪武二年(1369年),为好德乡永顺一里。

清顺治十年(1653年),改为永顺三里。

清同治九年(1870年),更名嘉善二里。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里设为互助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为张村驿联保。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嘉善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张村驿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改为靖西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复设张村驿区。

1949年10月后,为鄜县五区

+查看详细张村驿镇历史沿革>>

富县开元寺塔
张村驿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名“张村”(见元大德年间石碑),因位于鄜州通往甘肃古道旁,清顺治九年(1625)设驿站,遂名“张村驿”。…[详细]

下河湾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村位于张村驿东南2公里的葫芦河向东拐弯的川道。…[详细]

广家寨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期因战乱频繁,居民筑寨自卫,当时寨内人口众多,故得名广家寨。…[详细]

塘坊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天启九年(1629)这里设塘汛,驻兵设防管理五座烽火台,故村为“塘汛”,又称“塘防”,后“防”谐音演变为“坊”。…[详细]

榆树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羊泉乡肖村“王”家在现村北山脚打窑洞居住,因川里生长许多大榆树,故村名“榆树”。…[详细]

罗儿山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从前这里有个姓张富户:牛十万、羊十万、每年打粮十万担,样样东西都十万,人们叫他张十万。罗儿山是他养骡马的地方,杨家硷是他的羊圈,闫西门是他宴请宾客…[详细]

白家塬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最早因白姓居民居住在此塬上,故名。1984年命名白家塬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芦村沟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芦姓人居住在此沟,故名。1984年7月改大队为村,2015年撤销芦村村民委员会并入芦村沟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党家河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最早党姓人家在此河川居住而得名。1984年设立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销白土桥、徐家沟、四家岔村村民委员会并入党家河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以下地名与张村驿镇面积相当:
到张村驿镇必去著名景点

张村驿镇相关名人

张村驿镇特产与美食
张村驿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富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