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漩涡镇 | 隶属:汉阴县 |
行政代码:610921107 | 代码前6位:610921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5 | 邮政编码:725000 |
车牌代码:陕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85.1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09万人 |
人口密度:约11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0个行政村 |
因汉江流经集镇所在地拐弯后,形成许多水流漩涡而得名。
基本介绍:
汉阴县漩涡镇地处凤凰山南麓,东与紫阳县汉王镇接壤,南与本县上七镇交界,西与汉阳镇毗邻,北依凤凰山,距县城51公里,位于汉水之滨。地域总面积185.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4725.5亩。镇辖22个村1个居委会,193个村民小组30848人。
近年来,该镇政府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认真学习贯彻“-”重要思想,转变观念,狠抓产业结构调整,从份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培育主导产业,形成了以蚕桑、黄姜、烤烟、茶叶、林果、畜禽养殖为重点的六大支柱产业。建设了3000亩黄姜产业化种植基地,800亩名、优、特林果园,5000亩优质富硒茶园,年养蚕量突破5600张。2002年实现财政收入
文化旅游:
汉阴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是我国北方第一个以自然山水为背景,以古梯田为展品,以民风民俗为陪衬,保护和展示传统农耕文明生产方式的开放式生态博物馆。凤堰古梯田位于汉阴县漩涡镇黄龙村、堰坪村、茨沟村
汉阴节孝坊位于汉阴县漩涡镇田堰村,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汉阴节孝坊为汉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雷家沟栈道遗址位于汉阴县漩涡镇鳌头村,类别为古遗址。雷家沟栈道遗址为汉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瓜园遗址位于汉阴县漩涡镇田堰村,类别为古遗址。瓜园遗址为汉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家学堂墓葬位于汉阴县漩涡镇鳌头村,类别为古墓葬。周家学堂墓葬为汉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漩涡镇旧称回龙乡、堰坪乡。
1949年后,为汉阴县第五区。
1956年6月,改为漩涡区。
1996年11月,撤区并乡建镇,由堰坪、杜家垭、梓龙3乡合并设置漩涡镇。
2001年,撤销凤江、塔岭2乡并入漩涡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3年由原漩涡区公所为实行“三反”运动,领导小组成立漩涡镇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有塘湾、虎塘、木塘故名三塘村。1958年为三塘大队,属堰坪人民公社管理;1983年为三塘村,隶属于堰坪乡管辖;1996年撤区并乡隶属漩涡镇三塘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解放初期,受时代文化的影响,第一位支部书记取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的涵义,故取名为群英二字做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堰坪由于四面环山,属于小型盆地,清朝嘉庆年间吴氏移民来此取名为堰坪堡,后称为堰坪。…[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3年组建时以大河、长岭、庙垭3个村合并而成。…[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漩涡镇金星村,寓意为金光闪烁的星星。…[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75年抬田造地,从石庙村到跃武大队人工开挖一条长达7.5千米的堰渠。…[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明末张献忠在此屯兵,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部队在此休整,提倡“发扬勤俭节约,不怕吃苦”的精神。…[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境内有一条河流大涨河长达15公里,穿越本村11组,6组,2组,1组,称为大涨河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境内的朝阳洞而得名为朝阳村。1958年隶属于梓龙公社朝阳大队辖区;1983年朝阳大队更名为梓龙乡朝阳村;1996年撤乡并镇后隶属于漩涡镇,201…[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位于牟梓河流域中游区域,故名梓中。…[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古时寺庙较多,此地原地名为寺沟,谐音称茨沟。…[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一条河流名为东沟河,由于此河流域主要有两个村,本村位于东沟河的东面,称为东河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田禾村和凤岭村两村合并,各取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属原中庄村与银安村合并,各取一字,称为中银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组建时以黄龙洞河、堰家河两条河命名。2011年广林村、堰河村合并为双河村,又因广林村位于黄龙洞河附近,堰河村位于堰家河附近。隶属于漩涡镇,此地名一直沿…[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赛凤凰山名与天池石洞山互争高低,相峙不下,后石洞山泥神连夜于赛凤凰右侧山头建有一塔镇之,故此处一直称之为塔岭。…[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会建在渭公河旁边。1958年渭河大队隶属于漩涡区凤凰公社;1983年更名为渭河村,隶属于漩涡区塔岭乡;2001年撤乡并镇后隶属于漩涡镇,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上七街道位于高粱上,百姓上街赶集,需步行坡路七里,称为上七里,后为上七镇,撤镇并村后改名上七村。…[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年间修了一口井,该井水由地底流出,常年不干,冬暖夏凉,当地村民就取名为龙井,此井所在位置被叫为龙泉湾,称为龙泉村。…[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位于鳌头山脚下。1958年设立鳌头大队,隶属于漩涡区上七公社;1983年更名鳌头村,隶属漩涡区上七乡;1996年隶属上七镇;2015年撤销上七镇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