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王街道 | 隶属:西咸新区 |
行政代码:610118005 | 代码前6位:610118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29 | 邮政编码:710000 |
车牌代码:陕A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23.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2万人 |
人口密度:约137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元初,有王姓二兄弟(大王、小王)于此开设客店,大王之店称大王店,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居住此地人口渐多,因以村名。由于此地为交通要道,明朝末年即有大王镇之设。
大王街道地处西安市鄠邑区东北大门,位于西安咸阳经济圈腹地,是西咸新区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距离西安市中心20公里,北距渭河景观带2.8公里,108国道、咸户路、西宝高速南线、西咸北环线等道路从镇区穿过。辖区面积23.3平方公里,下辖27个行政村,14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4455人,流动人口23110人。街道面积5.2平方公里,街道常住人口13510人,流动人口15020人。
大王街道自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于此古要道设店铺,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历史上著名的兆伦钟官城遗址是我国秦汉时期全国货币制造中心,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开发意义。
历史沿革:
明崇祯十年(1637年),改店设镇。
清代始终设大王镇(店)。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先后设大王联保、永定乡公所(驻大王镇)。
1949年6月,改称大王区。
1956年,为大王乡。
1958年,成立大王公社,辖7管区73大队。
1961年,政区改编,辖27大队。
1984年,改设大王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大王社区是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大王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宋村以方位发展为东、西两堡。地处西侧曰宋村西堡”。取姓氏得村名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58年称大王西生产大队,1984年改称大王西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55年成立大王东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大王东大队,1984年改称大王东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9年合作化辖4个生产队,1959年鸾庄(后改东兴庄)被划出,脱离富村。1958年设立富村生成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富村大队,1984年改称富村村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联庄村是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大王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称小王店生产大队,1984年改称小王店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1年称王守生产大队,1984年改称王守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5年成立兆伦村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称兆伦村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称兆伦大队,1984年改称兆伦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6年9月28日,宜董村、凿齿南村合并为南凿齿村,设立南凿齿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6年9月28日,凿齿西村、凿齿北村、凿齿东村合并为北凿齿村,设立北凿齿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6年9月28日,梧中、梧南、梧北合并为梧桐村,设立梧桐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p>2024年9月28日,康中、康北、康东、康西合并为康王村,成立康王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24年9月28日,史家堡、宋家堡、营日堡合并为龙台坊东堡村,设立龙台坊东堡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24年9月28日,龙新、龙西合并为龙台坊西堡村,设立龙台坊西堡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