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杨米涧镇 | 隶属:靖边县 |
行政代码:610824109 | 代码前6位:610824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2 | 邮政编码:719000 |
车牌代码:陕K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2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087人 |
人口密度:约1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因镇人民政府原驻地杨米涧村而得名。
基本介绍:
杨米涧镇位于靖边县城南30公里处,地处芦河上游的白于山系腹地,属于梁峁涧地和丘陵沟壑区的交界地带地形。全镇总面积223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2783户10604人。全镇有林地11万亩,草地7.3万亩,耕地5万亩,其中涧地2.4万亩,已全部发展为节水喷灌田。
该镇历史悠久,交通便利,靖志公路横穿而过,境内有镇罗古堡,古长城蜿蜒南北。境内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富集,是长庆、延长等企业的主产区之一,有长庆油井465口,气井12口,延长集团靖边采油厂油井1604口。境内水资源也十分丰富,有中小型水库7座,总蓄水量达400万立方米,其中仅猪头山水库蓄水量就达150万立方米
历史沿革:
明、清属镇罗堡。
1936年,属新城县(西靖边)。
1937年,属镇罗堡。
1956年,属席麻湾区。
1958年9月,属席麻湾公社。
1961年,成立杨米涧公社。
1980年,政府迁驻韩伙场村。
1984年,改设为杨米涧乡。
2011年,与大路沟乡合并设立杨米涧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自古蒙汉和耕政策后,将和耕地称为伙场,韩姓人家在此地合伙打谷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此地修了一座城墙堡,古镇罗堡,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座落在一涧地内且居住杨姓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姓家族居住在此山梁上,故名。1958年成立王梁大队,1984年改为王梁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落本地居民郝姓人口居多,为大户,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家坬村是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米涧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户关姓人家居住在此长满草地的山湾里,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春满朝气与祥和之意,故名。1958年成立兴和大队,隶属于王梁公社,1964年隶属于杨米涧公社,1984年更名为兴和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隶属于杨米涧…[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本村河台处有一座寺院,故名。1958年成立寺台大队,1984年更名为寺台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黄地台村是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米涧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先年从延安到梁镇有条大路,并且位于群山沟壑之中,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建队市,为了区分界线问题,故名大界。…[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时此地乔姓人家较多,且居住在沟畔上,故名乔沟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