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零口街道 | 隶属:临潼区 |
行政代码:610115007 | 代码前6位:610115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29 | 邮政编码:710000 |
车牌代码:陕A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38.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58万人 |
人口密度:约67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零水,古称泠水,亦称灵水,因其地处零河出谷之口而得名。
基本介绍: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零口街道是临潼的东大门,总面积38.5平方公里,境内有塬有川,耕地48435亩,是个农业大镇。全镇共有16个村委会,137个村民小组,35897人。
荣誉排行:
2024年8月,入选西安市2025年度耕地保护激励单位名单。
2021年11月,零口街道入选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镇。
2009年8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零口街道为陕西省重点镇。
历史沿革:
西周时期设戏邑,位置在境内戏河桥附近。
北魏登国元年(386年),新丰县迁至今零口街道附近。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设阴盘县于零口西南6千米处之司马村。
唐天授二年(691年),置鸿州并设鸿门县,鸿州辖渭南、庆山、栎阳、高陵五县。
宋元时期,设镇驻军,拱卫西京。
明清时期,境内设3里,在零水东设“田王里”,在西北十五里设“官庄里”(官庄里在今临潼区何寨街道境内),在西设“戏河里”。
中华民国元年(191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2007年由临潼区民政局命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2019年7月成立鸿洲新城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62年名为大寨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大寨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名为北潘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北潘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名为南韦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南韦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名为冯李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冯李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58年名为西段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西段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临潼县地名志记载,清顺治元年(1644年)以范姓居此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名为北牛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北牛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5月属董庙乡政府管辖,1958年名为孙家生产大队;1979年改为零塬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零塬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5月属董庙乡政府管辖,1962年属董庙生产大队管辖,后从董庙生产大队分割,成立三府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三府村村民委员会。依据2016年7…[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2年名为宁家生产大队;因与马额街办宁家重名,在1981年地名普查中取驻地孟家塬而得名孟塬大队,1984年改为孟塬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2年名为西洼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西洼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84年成立零口村村民委员会。依据2016年7月19日临政发〔2016〕32号文件批复,撤销南罗村并入零口村,命名为零口村,成立零口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名为白庙生产大队,1981年因与行者白庙村重名,又以本村王姓村民居多,更名为王庙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王庙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