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南坊镇

地名:南坊镇隶属礼泉县
行政代码:610425109代码前6位:610425
行政区域:陕西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29 邮政编码:712000
车牌代码:陕D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6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58万人
人口密度:约22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明代中叶,在该地沟南建有市肆,初称南坊邮,后逐步发展农副产品,土特山货集散之地,清后期设镇至今,故名南坊镇。

基本介绍:

礼泉县辖镇。1958年建南坊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5.5公里。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1.4万。礼(泉)淳(化)公路过境。辖水平、苏家、安坡、北坊、土东、北岭、黄村、五井、中信、南峰、中峰、东峰、北峰、东桥、东里15个村委会。工业有建材业,主要产品有砖、楼板。农业主产小麦、苹果。

历史沿革: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南坊镇属十孝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南坊镇驻第6区。

1952年,与叱下镇合并。

1958年11月,撤销叱南区,改为南坊公社,辖南坊和北牌。

1984年,改为南坊镇。

2002年2月,南坊镇与北牌乡合并,设有北牌办事处。

2006年,北牌办事处撤销。

昭陵
中峰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处南峰、东峰、北峰之间得名中峰村。1956年1月属叱南区南坊乡;1958年9月属南坊人民公社,称中峰大队,东桥村与南角川村合称东桥大队;1958年…[详细]

苏家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中叶,苏姓人定居于此,得名苏家村。1956年1月属叱南区南坊乡;1958年9月属南坊人民公社,称苏家大队;1958年12月撤销礼泉县制并入乾县,属乾…[详细]

北岭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后期,三户白姓人居此地一山岭上,得名白岭村;后白姓迁出,许姓迁入,改为许家岭;又因与乾县许家岭村同名,1958年改为北岭村。…[详细]

中信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村落处盆地中央,因而得名中心村,明时改中心为忠信,1984年为书写方便改忠信为中信。…[详细]

水平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史考证,约在明朝正统年间(约1445年),山西洪洞县部分张姓人家移民来到此地居住,因村北五里之处有座水平庵而得名水平村。…[详细]

五井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先后打井五口,而得名五井村。1958年9月属南坊人民公社,称风光大队;1961年8月属南坊公社,称五井大队;1984年4月属南坊乡,称五井村村民…[详细]

东峰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地处中锋,北峰以东,故称东峰。1956年1月,属叱南区南坊乡;1958年9月属南坊公社,称东峰大队,角川村分南角川和北角川,南角川与东桥村合称东桥大…[详细]

北峰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南坊镇按照地理分为中锋、南峰、东峰,因地处五峰山脚下最北,故名北峰。…[详细]

北坊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位置在南坊镇西北方,古称北坊村。2006年北坊村与黄村合并,称北坊村。…[详细]

北牌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按清制,牌为最低一级基层组织,只宜在山区方可用此建制,该村远居深山,且居住零散,位置居北,故名北牌村。…[详细]

东南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土东村与南峰村合并,故城东南村。1956年1月土洞村、南峰村属叱南区南坊乡;1958年9月属南坊人民公社,土洞村改称土东村,成立春光大队;李家、宋家、…[详细]

三联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郑家岭村,大牌村,东咀村三村合并而成,称三联村。…[详细]

五凤村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五凤山得今村名。1956年1月属叱南区五峰乡;1958年9月属南坊公社;1958年12月撤销礼泉县,并入乾县,属乾县南坊公社北牌管区,称五峰大…[详细]

东塬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彭姓人迁此此地,该村居东,初名东彭村,后按清代之保甲法,以“牌”代彭,更名东牌村,后又与其他村庄合并称东塬村。…[详细]


以下地名与南坊镇面积相当:
到南坊镇必去著名景点

南坊镇相关名人

南坊镇特产与美食
南坊镇民俗文化
礼泉县行政区划: